东北冻梨

作者:杭州市启正中学705班 彭曦瑶 阅读数:8701

  往日浮尘,遇风则散。可我对家乡的眷恋,却在众多琐碎模糊的记忆中脱颖而出,其中最耀眼的便是过年时初次自制并品尝东北冻梨。

  每年的东北都会下雪,我将秋梨洗干净,它有着淡黄色的外皮,上面还有一些可爱的“小雀斑”。前一天将梨埋进雪地里,第二天满心期待地把梨挖出来拿回屋里自然解冻,看着冻梨一点一点变软,我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了。

  “姐姐,这个梨和普通的梨没有区别?为什么爸爸妈妈冻出来的梨是黑色的?”

  “难道是制作过程出现了失误?”

  面对我和弟弟的一脸疑惑,爸爸解释道:“一般情况下需要重复三到五次‘冻’和‘解’的步骤,白梨才会变成黑梨。”

  于是,我和弟弟耐心地再将梨放到雪地里,再等待一天挖出,放入水中解冻。没过多久,冻梨变成了一个身着轻纱的姑娘,表皮上的冰霜是那样晶莹剔透,在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新年的雪还在下着。梨终于解冻了,我赶紧抓起一个放到嘴边,一口下去十分清甜。细细品尝,果肉好似冰沙,口感绵密;汁水好似饮料,梨味浓郁。我憋红着脸,用力地吸着汁水,凉爽解渴。

  弟弟伸手去抓梨,刚刚碰到就立马抽回了手,“这梨咋这么冰!”弟弟一边喊着,一边在手上垫了一张纸巾,再次伸手拿梨。他用力咬了一大口冻梨,细细咀嚼着,丝毫没察觉汁水已经从他嘴角流了下来。看着他的样子,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

  古人不将梨子分开来吃,因为它寓意着分“离”,而将梨子冻住后,梨就不再分开了,所以冻梨也有了“岁岁不分离”的寓意。

  窗外寒风凛冽,雪悄无声息地下着。饭后,大家在火炕上坐着,其乐融融地看着春晚。不知是因为火炕的温热,还是因为团聚的温馨,又或是因为家乡的美好,我只觉得心里万分温暖。

  指导老师康绿野: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专属的家乡味道。在小作者笔下,东北独特的“冻梨”成了萦绕在心间的甜蜜记忆。作品细腻捕捉每一个细节,专注于描绘冻梨的外形、口感,文采令人赞赏。文章在结尾处巧妙升华,通过“冻梨”与“岁岁不分离”的寓意,联想到作者对家乡的深情眷恋。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