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联系人成借款人,莫名背上百万贷款

返回

紧急联系人成借款人,莫名背上百万贷款

律师提醒:贷款签字要再三确认内容,还须保留相应凭证

作者:本报记者 黄玉环 阅读数:0

  朋友投资失败急需用钱,找中介公司向银行贷款,因为征信不好,需要自己当紧急联系人。陈先生觉得没什么风险便同意了,和朋友翁先生一起去中介公司办了手续。

  两人在中介公司从早到晚待了一整天,在经办人郑经理的一番操作下,从4家银行一共贷出了101万元,还付了11.5万元的服务费。

  回到家后,陈先生收到了来自银行的短信,这时候才发现自己从“紧急联系人”变成了借款人,无缘无故背上了101万元的贷款。事发后,他和朋友多次找到这家公司协商退服务费未果,于是向“记者帮”求助。

给朋友帮个忙

结果自己一身债

  翁先生前几年投资失败,欠了不少钱。今年3月份,他接到了一家名为“浙易融”的贷款中介公司的电话。这家公司位于杭州上城区江河时代办公中心。

  “接待我的是郑经理,他和我说可以帮我搞定征信问题,但要收取一笔服务费,并且需要找一位紧急联系人。”翁先生说,他了解到紧急联系人只是客户无法自主处理事务时,银行联系的特定人员,也没有什么风险,便找到了自己的朋友陈先生帮忙,对方同意了。

  3月19日早上,两人来到了浙易融公司。

  “到了现场后,郑经理就一直拿我的手机操作,当时我们也提出了质疑,他就说需要紧急联系人的信息,后面又说要开共同账号。”陈先生告诉记者。

  随后,郑经理给两人发来了一些问答模版,教他们如何应对银行的问题。接下来又把两个人分开,各自带去4家银行办理业务,先后一共贷出了101万元。

  “贷款完成后,我们才回中介公司签贷款服务合同,一共被收了11.5万元服务费。”陈先生说,根据贷款服务合同上的盖章信息显示,这家公司的主体为杭州汇融兴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记者从天眼查上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曾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当天事情忙完后,已经是晚上7点。陈先生回到家后,翻看来自银行的短信,这才发现自己成为了借贷人。

  陈先生十分疑惑:“本来是我朋友要贷款,现在变到我头上了,我的征信没有问题,本来就可以贷这么多钱,那为什么需要他们帮忙,还收取这么高额的服务费呢?”

中介只愿退一半服务费

当事人将走法律途径维权

  昨天,记者和翁先生、陈先生两人一起来到浙易融公司。

  在道明来意后,该公司管理人员说,郑经理已经离职,公司愿意进行退费协商,并请来一位梁姓主管。梁主管表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贷款内容确实有所变更,可以退还5万元服务费。

  不过,陈先生希望浙易融退还全部服务费。如果一直协商不成,后续他们会通过司法途径去维护自己的权利。

  “记者帮”智库专家、上海博和汉商(杭州)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名誉主任邵斌律师表示,在本次事件中,中介公司违背了当事人的意愿,把陈先生转变成借贷人,“如果当事人有充分证据可以证明,他原本是作为紧急联系人,那是可以推翻这个合同的,因为受胁迫或欺诈的合同,本来就属于无效合同。”

  邵斌律师提醒大家,在贷款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到底是借款人、担保人还是紧急联系人。一般情况下,紧急联系人是不用签字的,只要提供身份信息即可。正式贷款时,所有的手续都要自己去操作,而不能让第三方代劳,对需要签字确认的内容一定要再三核实。另外,贷款办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留好相应的证据,包括签字合同、谈话录音以及聊天记录等,这样对后续的维权会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