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县城嘉善,出了成千上万小剑客

返回

推倒击剑馆的“围墙”,让贵族运动在校园里变成大众体育

小县城嘉善,出了成千上万小剑客

作者:本报记者 高华生 阅读数:0
嘉善学生在击剑比赛中(受访者供图)
嘉善中小学生击剑比赛办到了商场中(受访者供图)

  嘉善县实验小学南校区体育馆二楼击剑馆,每天放学后不久随着学生的到来热闹喧腾。

  身穿白色修长剑服、头戴金属护面、手持银光闪闪长剑的孩子们,或在教练的指导下练习基本技术动作,或与队友在剑道上捉对厮杀,立马有了几分剑客的风范。优雅与力量兼顾的击剑项目历来有贵族运动之称,但在嘉善县实验小学的校园里却已经大众化了,孩子们只要有兴趣都能报名体验,甚至参加更专业的训练。9名专业击剑教练组成的教学团队不仅负责嘉善县实验小学击剑项目的普及推广,还接收当地其他学校感兴趣的学生进行培训。据了解,从2018年起,已有近万名青少年在这里接触体验了击剑运动,至少有千余人产生了浓厚兴趣,常年课余时间坚持训练,把击剑培养成了体育特长。

  有了这座“没有围墙”的击剑馆,击剑这项运动不但在实验小学“生根发芽”,还在嘉善的其他学校四处开花。

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的项目

家门口的商场竟然看到了

  “我们县城的孩子,现在也能玩这么时髦的项目了?”

  嘉善小学生与击剑最初的结缘,要追溯到3年多前。2021年5月8日,不少饭后到嘉善县万联城商场逛街的顾客惊奇地发现,商场中心搭起的舞台和平时不太一样——除了地毯之外,上面还铺了一道长长的金属板垫子,当中的音箱上闪烁着红色的计分字幕,后方的电子大屏则给了大家提示——“2021年嘉善县中小学生击剑比赛”,大家在“哦”的感叹声中明白,以往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高大上的击剑比赛这回在自己家门口上演了。

  无论是跃步向前直刺,还是交叉步向前转移刺,或者是出其不意的反刺,孩子们精彩的击剑技术动作都让围观的顾客大感新奇好玩。随着驻足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原本走动的客流渐渐地将舞台围了一层又一层,后面才来的观众干脆坐电梯到商场二楼、三楼视线更好的地方欣赏比赛,看得投入的时候情不自禁地为小选手加油喝彩。

  回想起当时的盛况,嘉善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董明华很欣慰,那次比赛嘉善县当地将近200名参赛选手中,有100多人就是嘉善县实验小学学生。当然,更欣慰的是嘉善当地并不仅仅是他们一所学校的学生开展这项运动。从当初嘉善县无人了解击剑项目,到如今每年中小学击剑比赛200多人参加,当初引进击剑项目的尝试无疑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跳开两种体教合作模式

嘉善实小选了更有挑战性的

  嘉善县实验小学引进击剑项目始于2018年,此前嘉善县中小学尚无学校开展击剑项目,社会上也没有从事击剑培训的俱乐部。

  2017年嘉善实验小学南校区建成投入使用,董明华先后担任嘉善县实验小学副校长,嘉善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校长。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更迅速地认可这所嘉善本地名校办学理念,2018年,体育老师出身的董明华和学校班子决定将体育作为办学理念的突破口,他们选中了游泳和击剑项目。

  “当时考虑选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击剑运动给人的印象比较时尚、小众,学生家长也觉得新奇。”董明华说,考虑到当时嘉善没有击剑项目专业人士,他们在全省范围寻找筛选合作对象、高品质团队、优秀教练,最终嘉善县玉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杭州的嘉竞体育俱乐部理念契合达成合作协议。

  当时校园体育项目开展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与当地少体校合作,由少体校负责挑选队员和日常训练比赛;一种是与社会俱乐部合作,由社会俱乐部负责日常训练和带队比赛。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前者师资队伍专业,学校比较省心,但是参与度小,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有机会参与;后者学生参与度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师资队伍参差不齐,而且还存在社会其他同类场馆竞争。

  经过前期充分考察讨论之后,嘉善县玉兰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与校外俱乐部深度合作,将体育馆二楼篮球馆改造成击剑馆,以此作为合作俱乐部在嘉善当地的击剑培训基地,成建制地引进击剑项目运营团队负责项目推广普及、日常训练、校队比赛、建立精品课程,此外,董明华还主动联系嘉善县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申请将击剑项目设立为嘉善县当地县队(市队)联办项目,以嘉善县实验小学击剑馆为中心,通过体验、招生、训练、比赛向周边学校共享教练团队资源。

县队联办生根发芽

这种模式让周边学校一起获益

  2022年,嘉善县实验小学的“621”(一到六年级国家体育课程教学课时中安排一节课时间,学通国际象棋、足球、游泳、乒乓球、荷球、击剑6个项目,在小学毕业之前学会2种泳姿,学精1项技能)体育课程改革范式获得全国一等奖,并在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作经验交流,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击剑项目在嘉善县实验小学建立县队联办基地,然后向周边其他学校扩散普及的全新尝试。

  除了嘉善县实验小学外,还有该县其他学校生源,由“县队联办”政策搭建的这种全新模式保障了高质量教练团队的运转,嘉竞体育俱乐部派驻到嘉善县的击剑运营团队最多的时候达到12人,让嘉善县中小学生在短短几年间,多次在市、省级击剑比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击剑项目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目光,让董明华更开心的是,孩子们在参与中不仅运动技能和竞技成绩双丰收,还让很多校内校外学生个人自身心理同步成长。智商很高、情商有所不足的金思逸在六年多的击剑生涯中,明白了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内向胆小曾经很长时间不敢刺对手的陆晨予,两三年的击剑比赛历练后,个性发生很大变化,现在不但自己勇敢,还能鼓励身边人;曾经一度因成绩不好自暴自弃不做作业的傅智涵,在击剑场上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如今在学习上也开始自信,成绩得到很大提升。

  在嘉善推广击剑运动的过程中,这样正能量的故事还有很多。在一直秉承以体育育人理念的董明华心中,推广击剑运动过程中这些样本的意义并非是竞技场上的成功,而是他们当初推广这项运动的初衷。“这个项目哪怕改变一个人,我觉得也是有价值的!”董明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