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杭州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共同发起征集
怀化有晓华,杭州有没有
赶紧让你的宝藏理发师也火一把
![]() |
怀化理发师李晓华 |
![]() |
红辣椒理发店的周巧红 |
![]() |
琪琪美发的徐棋连 |
![]() |
泼仔发型的陈思泼 |
11月初,理发师李晓华的账号“发型师晓华”7天涨粉百万,从网上火到了线下,全国各地有不少人赶去她位于湖南怀化的小店剪头发。
全国那么多的理发师,为什么她这么火?答案是:不挑剔你的头型,不叨叨你的发质,不推销,不办卡,全程安安静静理发,靠手艺赚钱,靠顾客口碑赢得流量。
这样的宝藏理发师,杭州有没有?答案肯定是有,还有不少。
那么他们在哪里呢?
即日起,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合杭州市美发美容行业协会征集杭州的宝藏理发师,这次我们也带你认识三位身边的理发师。
欢迎读者们来潮新闻客户端“记者帮”栏目,找到“小店帮”发帖,大家可以来推荐自己一直跟随的理发师,理发师们可以来自荐,也欢迎读者们留言说说你心中的理发店和理发师都是什么样的。
红辣椒理发店周巧红:一千多条留言,没一条不满意
要说亲民理发师,就不能不说上过好几次钱江晚报的周巧红和她的红辣椒理发店,小而美的理发店就在杭州五柳巷历史街区的入口附近。
去采访周巧红时,她看到记者后,就绕着人前后看了一圈,没有放过一根白头发,然后笑着说:“我们这行的职业病,就是先研究头发的情况。”
1989年,周巧红在城站附近的两江浴室旁开起了自己的理发店。1992年,她去花都学美容,拜的师父是罗红英。后来又跟着店里的一个扬州小伙子学会了刮刀技术。因此,男客人想剃头、修面,她会;老妇人烫头、姑娘儿做造型,梳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发型,她也会。
电视剧《繁花》热播后,找她做同款发型的客人几乎踏破门槛。“二月二,龙抬头”那天从早到晚她除了接待客人,还接待了五拨记者。
而这次去采访时,记者看到三个小时里她接待了三位客人——十点多,一名退休女士从滨江过来烫头发。第二位是个提着行李箱的小伙子,下高铁后,第一站就来到了红辣椒。下午两点,穿着旗袍来做造型的姑娘对着镜子端详良久,高高兴兴地去西湖边拍照了。
“我会根据客人的要求做设计。如果客人有自己的想法,那就听客人的。有一次一个江西小伙子剪好头发后,高兴地说像整了个容。这个评价我是真喜欢。”周巧红还翻出一本留言本,大概是2018年间她从电影里学来的桥段,想看看客人满意不满意。两个多月,一千多条评论没有一条不好的。“大多数理发师都是兢兢业业、渴望被客人认可的。做这行要长久,得靠客人们真正的口碑。”周巧红这样说。
琪琪美发徐棋连:平头才是最考验基本功的发型
“我觉得她反差挺大的,是最不像理发师的理发师。”有近30年从业经验的国家高级美发技师、杭州琪琪美发的徐棋连,对晓华的爆火做出了幽默评价。
徐棋连坦言,晓华主要是剪男士发型。行业内,年轻男士的发型是相对简单的,“年轻人头发一般比较浓密,很容易剪出层次感来,剪个头就能像女人化妆一样精神。”徐棋连告诉记者,其实平头才是最考验理发师基本功的发型,有时几根头发没剪好,整体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徐棋连的这家理发店是1999年4月份开的,到现在已经有25个年头,20多平方米的理发室总共有5个理发位。这么多年长久经营,离不开她的手艺以及与客人的良好交流。
她说,任何一位客人进店理发,都是需要沟通的,听得懂顾客需求是基础,“老客人们坐下就能剪。新客有一个信任的过程,需要耐心细致地倾听需求。”
“我的定位很明确,做社区周边居民的生意。很多人找我剪了20年以上。”徐棋连现在每天最多能剪30个客人,靠着好手艺、好服务、价格实惠,积攒了数量庞大的回头客。
徐棋连觉得用网络宣传或许是积攒人气的另一种好办法,但对她来说也有担心:“万一客人来得多,我身体吃不消,服务品质会降低。”
泼仔发型陈思泼:免费为社区70岁以上老人理发14年
“杭州艮园小区附近的居民,会亲切地称理发师陈思泼为“泼仔”,他的理发店也叫“泼仔”。
陈思泼17岁来杭做理发师。从2010年开始,每逢周二,陈思泼都会免费为社区里70岁以上的老人理发,这一坚持就是14年。
他最近也关注到了理发师晓华,“她的技术还是扎实的。我觉得她能火出圈,最大的因素还是有耐心。”陈思泼说,晓华坚持在做短视频分享,认真倾听每一位客人的需求并满足他们,“技术和交流缺一不可。”
陈思泼告诉记者,“听得懂话”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首先需要技术功底,再就是倾听客人的需求。“大家对美的理解是有分歧的,如果面对没有明确需求的客人,要根据他们的脸型、气质、使用场景等做出合理的判断。”
“晓华爆火,给了我们坚持发短视频的信心,我们应该顺势而为。”陈思泼和店里的十多位员工,今年开始在互联网上分享他们的发型作品,“认真对待每位客人,发型做得好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