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来自敦煌的沙、源自西湖的香,还有常沙娜的手稿与作品
本报记者独家探营《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首发仪式举办地
西湖遇见敦煌 故事徐徐展开
![]() |
“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内部 |
![]() |
空间内陈列着不少敦煌相关的书籍 |
![]() |
三楼屋顶上方的“藻井”彩蛋 |
敦煌是丝绸之路要地,杭州是历史深厚的文化之都,两地虽相隔千里,却因两个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前院长常书鸿和他的女儿常沙娜而紧密相连。
最近,杭州的多块户外大屏上都在预告一则好消息:本周四,93岁的常沙娜将在杭州举办新书《常沙娜艺术大系——绘画卷(敦煌)》首发仪式。
仪式的举办地点设在西湖区的“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为了迎接常沙娜,这两日,空间内正在紧锣密鼓地布置筹备,并将于12月5日当天正式启幕。
在这个“宝盒”正式开箱前,本报记者日前独家探营,提前带大家感受一场书香艺术之旅。
常沙娜的画作与设计,将敦煌引入生活里
“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像是镶嵌在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上的宝盒。它位于地铁文三路站A口附近,地铁直达十分便捷。
石窟的拱门造型,粗粝的墙壁质感,1300平方米的空间,巧妙融合了敦煌的美学魅力与杭州的文化雅韵,一踏入其间,艺术气息扑面而来。
空间共有三层,走入其中,你会看到灵动飘逸的丝巾、敦煌相关的书籍以及各类精美的文创产品。
一层非常醒目的是两款常沙娜参与设计的文创产品——泡泡玛特“Molly敦煌公主”与潮玩积木熊。“Molly敦煌公主在社交平台上很火,它融入了隋朝390窟莲花藻井内的忍冬艺术元素,展现出古典与现代的完美交融。” 西湖文旅讲解员徐源潞介绍。
现场陈列的景泰蓝和平鸽大圆盘以及和平鸽丝巾也着实令人惊艳。徐源潞说,这是常沙娜为1952年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设计的纪念礼品。她以敦煌壁画上的鸽子为主要元素,设计了这份国礼,赢得了外宾的高度赞誉。而和平鸽丝巾也是敦煌艺术第一次进入日用品设计。
空间的拱形墙面上,展示了常沙娜的画作,“其中有许多她14岁左右少女时期在敦煌临摹的画作,你会发现线条非常细腻,也极具张力。”常沙娜工作室创始人黄炫梓女士是资深艺术策展人,也深度参与了发布会现场的布置。
她告诉记者,常沙娜受父亲常书鸿的影响,为敦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倾注了大量心血。“她本人是一位非常优雅的老太太,就如她的名字,像沙漠里一朵婀娜多姿的花。”
相处了20年,黄炫梓已与常沙娜十分亲近,“看到现在这么多年轻人在推动传统文化,老太太很高兴。她也非常期待能回到家乡杭州,举办新书发布会。”黄炫梓说。
敦煌的沙与西湖的香,在这里巧妙融合
空间里极富巧思的是二层的玻璃栈道:里面铺陈着来自敦煌鸣沙山的细沙,埋藏着敦煌古书,以及敦煌特有的骆驼刺、梭梭草等地域特色植物,带大家一秒穿越到敦煌沙漠。
走过玻璃栈道就是文创展示区,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有丰富的故事与独特的创意,既展陈也售卖。比如冰箱贴、书签、笔记本、杯子等,每一件都融入了敦煌的经典元素。
中式传统美学的基因里,少不了古老而斑斓的纹样,杭州元素专区里的设计作品,让人梦回“风雅处处是平常”的宋代。
这里还是充满书香气息的阅读空间,各式各样的书籍与文献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西湖遇见敦煌”书香艺术空间负责人陈江强介绍,这些书中有一部有趣的《古人也爱美》,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古代养生智慧。
空气中突然传来一股香气,是桂花和茶叶的味道,这是独具杭州韵味的香氛展示区,名为“寻香西湖”。
而位于中间的交流活动区,摆着木桌和沙发椅,看起来像个温馨的客厅。“未来我们会不定期邀请有创意、有想法的敦煌文化创作者、主理人与爱好者,在此交流、分享与展示。”陈江强说。
用“西湖十景”的杯子,喝“敦煌咖啡”
步入三楼,呈现眼前的仿佛是一座石窟元素的隧道,拾级而上,两旁书本造型的壁灯闪着温润的光泽,在这里拍照打卡很出片。
三楼的屋顶上方有一个彩蛋:一个由常沙娜设计的璀璨夺目的“藻井”。它巧妙运用了敦煌壁画中经典的石绿、石青、土红、杏黄、黛色等颜色,并融入了敦煌特有的葡萄、石榴、莲花、飞天、祥云、忍冬等吉祥元素。
徐源潞说,其中最神秘的当属“三兔共耳”,“这是敦煌莫高窟中的经典图案,三只兔子首尾相连,共三只耳朵,循环往复,寓意生生不息、吉祥圆满。”
边走边看皆是风景,最后还可以去喝上一杯“敦煌1900咖啡”,因为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时间是公元1900年。每一杯咖啡的杯壁上都藏着小惊喜。只要轻轻撕开上方的敦煌“藻井”图案,旋转杯身,就能一览“西湖十景”。
文三数字生活街区作为全国首个数字生活街区,正在营造“数字内核+潮流IP+沉浸互动”的未来数字生活。而此番“西湖遇见敦煌”上新会与常沙娜新书首发仪式同步启幕,艺术感和期待值已然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