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俏姑娘,满腹诗词情
![]() |
![]() |
![]() |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
在首轮初赛的晋级名单上,有参加过四届比赛的熟人,也有许多来自杭州、绍兴、台州、衢州、嘉兴、宁波等地的新秀。在他们看来,浙江少年诗词大会早已经不是一场单纯的诗词比拼——诗词赋予了少年们无穷力量,带领他们传承浙江文脉,奔赴更远的山海。
那么,今年最早脱颖而出的诗词小达人又有怎样的期待呢?
小学组首轮周冠军:华宥安
沿着诗路走走,自然而然累积
“三十六峰长剑在,星斗气,郁峥嵘。”来自杭州钱塘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华宥安说,诗词是照亮她的星光,奋斗、进取则是她的人生格言。
三年前第一次参加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华宥安感慨道:“如果不是那次经历,我可能不会如此醉心诗词,进而发现诗词世界的美好。”
第二届拿到第二名;第三届进入四强抢答环节;第四届拿到第二名……每次参赛,对华宥安而言都像一年一度的盛大派对,“今年感觉更放松一些,前几次我其实很紧张,底气可能来自于日常积累,在活动中看到优秀的同龄人后,激励着我在这两年多时间里坚持每天背一首诗词,目前已经熟记了700首左右诗词。”
在去年的全省总决赛现场,华宥安说自己最喜欢的诗词有《破阵子·春景》《清平乐·红笺小字》《寓意》,她喜欢的词人就是这些诗词的作者——宋代词人“大晏”晏殊。“因为他的诗词文字清丽美好、气度雍容华贵,让人感受到那种云淡风轻、从容不迫的性格。了解他的生平事迹后,作为一个小学生,我特别羡慕他的‘学霸’人生,很强、很顺遂。”
至于诗词积累,华宥安慢慢摸索出背诗秘诀,“不用死记硬背,了解背后的故事,包括历史背景、诗人生平等,或者沿着诗路实地去看看,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这次首轮初选中,有几道题是关于台州的,幸好我参加过2023年‘浙东唐诗之路’浙学少年团寻访天台山的活动,所以对于台州相关的诗词印象很深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年,华宥安去了“逶迤巴山尽,摇曳楚云行”的长江三峡、“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的扬州、“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的镇江。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会提前收集好当地的诗歌,循着诗人们的足迹边走、边学。
华宥安的学校就在钱塘江边,每天上下学,她和爸爸妈妈还会背一些有关钱塘江的诗词。让华爸爸惊喜地是,这些诗词还被女儿灵活运用到了作文里,“有一次,她在作文中描写波光粼粼的水面,写道‘像穿着淡红衣衫的水中少女’,就是借鉴了李觏的‘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忆钱塘江》)。”
在第五届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小学组初赛第一轮初选中,华宥安拿到了99分的最高分,她期待,在之后的比赛中,能和更多同学一起丰盈诗意心灵。
初中组首轮周冠军:任丽伊
上讲台讲诗词,帮同学们备战比赛
任丽伊是浙江少年诗词大会的名人,连续三届参加了比赛,并且拿下了第二届、第四届的小学组总冠军,还因此获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邀请,参加了浙江赛区选拔赛。
所以,当在第五届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小学组初赛第一轮晋级名单中看到她的名字,大家并不觉得惊讶。任丽伊说:“作为一位老选手,第四次参赛是对自己的挑战,我想大家对我这个两届冠军是有所期许的,而我也希望自己能不负所望。”
坚持的力量,来自于父母。任丽伊透露,自己还很小的时候,父母下班回家后,就会把手机收起来,陪着她一起看书。在她看来,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她。“选择了一件事,就要坚持到底,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坚持的力量,也来自于她喜爱的诗人苏轼。任丽伊表示,初中的学习很忙,但是就像苏轼所写“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她从中汲取了坚持不懈的力量。
通过参加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很多热爱诗词的学生、家长认识了这位台州姑娘,也让任丽伊跟诗词之间的羁绊更加深。“我收获了很多诗友,有白发苍苍坚持原创诗词的老者,也有初读唐诗三百首的孩童;有平时并肩学习的伙伴,也有来自不同城市、在赛场上会相视一笑的对手。升入初中,语文老师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在班级讲诗词,拓展同学们的课外诗词量。同时也有很多低年级的小同学向我取经,帮他们备战比赛。诗词大会也督促着我继续深挖,提高自己的诗词储备量。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想这就是我们接触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对于本届大赛,任丽伊有了新目标,“今年,我上初中了,目前在温岭市第四中学读书。作为一个初中组的选手参加比赛,切磋的对手大多都是学长,题目也变得更有挑战性了,如果立个flag的话,我希望我能走到抢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