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题时全神贯注 答题时活跃思考

返回

第二轮初中组周冠军:郑宇涵

看题时全神贯注 答题时活跃思考

阅读数:0

  第二轮初中组周冠军:郑宇涵

  当记者拨通杭州市临平区星华实验学校906班班主任吴老师的电话时,初赛第二轮周冠军郑宇涵还在上晚自习。听说郑宇涵拿到了浙江少年诗词大会的初赛周冠军,电话那头响起了欢呼声,同学们直呼“厉害”。吴老师说:“郑宇涵学习很努力,和同学关系很好。初三学习节奏很紧,他的成绩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今年是郑宇涵第二次参加浙江少年诗词大会,去年,他没有入围。每天21点晚自习下课,回家20分钟路程里,他和同学们一起背诗,“背诗很解压,不给自己设立具体的目标,想到什么背什么,等到周末时,集中复习。”郑宇涵说,自己会把背过的诗词抄写下来,上周答题时,自己把归纳的“宝典”放在身边,随时翻阅。

  初赛第二轮,他用3分44秒回答了全部题目,得了97分,“我发现许多很熟悉的诗,有的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除了做好充分的诗词储备,郑宇涵还分享了答题的小秘诀:看题的时候要全神贯注,脑子活跃地思考起来。遇到不会的题可以先跳过,主攻有把握的部分,等到最后再慢慢查漏补缺,实在模棱两可也不要过于纠结。

  郑宇涵最喜欢的诗人是辛弃疾,“他不仅是诗人,更是一位将军。经常面对战争的残酷,但还能写出很美的诗句,比如‘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读诗,这种意境美很难在现实中感受到。”他很喜欢辛弃疾的那些描写沙场的诗句,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平时除了读诗,郑宇涵本身也喜欢这一类的文学作品。读诗词、背古文,不仅填补了学习之余的放松时间,也在郑宇涵心情低落的时候偶然与诗人的心情相通,发现一些别样的美感,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虽然写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但“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等具体的词句很美,“有时候想象一下诗中的画面,心情就会舒畅起来。”

  郑宇涵告诉记者,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也会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大家体会诗词古文中的意境,最近一次,自己扮演了古文《唐雎不辱使命》中的天子,对古文的理解一下子就深刻了起来。“平时在学诗、学古文时,也可以用这样的形式身临其境。”接下来,他期待着能读更多的诗词,借诗词体会更多人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