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388万人参加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
背水再战,考研生花钱买学习空间
![]() |
本周六,一年一度的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即将开考。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这一数字包含了第二次、第三次考研的考生。
不同于应届毕业生考研,这些考研选手离开大学校园,要再找到一个能安静学习、住宿的环境并不容易。“花钱买空间学习”的需求驱动下,考研寄宿行业应运而生。考研寄宿机构,即提供吃、住、学一站式服务的考研机构。记者采访获悉,杭州目前拥有超过20家考研寄宿机构,为考研学子提供多样化的备考服务。
背水再战的考研人,为什么愿意花钱买空间学习?
机构内设施齐全服务到位
学生追求沉浸式学习环境
当记者走进杭州市西湖区的一家考研寄宿机构,就被“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设施,以及不菲的价格震惊了。
这家能一次性容纳300名学生在读的机构,提供多个自习室、区分大小声的背书教室和网课教室,并设有超市、快递站、健身房和篮球场等生活设施。住宿方面,有一至六人间选择,宿舍内24小时供应热水,并配有免费洗衣机。饮食上,学生可自由选择面食或米饭菜,每餐人均价格约14元。学习方面,尽管没有专业课程辅导,但聘请了往届成功“上岸”的学生,为考生提供备考规划和经验分享,机构老师会不定时监督考生学习,也能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叫醒服务。
目前,考研寄宿机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全面课程辅导为核心,同时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这类机构费用相对较高,全年班普遍超过2万元,以某教育机构的杭州分部为例,其“英政数”、“英政专”和“全学科”全年集训营的价格分别达到了31800元、67800元和75800元;另一类则更注重为考生打造一个适宜自学的环境,住宿则根据房型差异来收取费用,从年初居住到来年3月底参加复试,四人寝1万元左右,双人寝1.5万元左右。
记者采访发现,考研寄宿机构的学习氛围还是比较浓厚的,学生们或在自习桌前专注学习,或在背书教室、户外长椅等场所背诵,即便在排队吃饭时也不忘手捧资料学习。许多考研学生提前半年甚至更早就住进了机构,他们透露,选择考研寄宿机构,主要是因为零通勤的便利性和类似校园的纯粹学习氛围。
来自湖州的陈同学说:“自从六月份大学毕业后,我就搬进了这里。毕业意味着我不能再利用学校资源,在家学习又受到家人干扰,同时我也缺乏自律。我家附近没有自习室,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又太短了,通勤和饮食都不方便。”
考研寄宿机构内的学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一位“三战”学生坦言:“我已毕业两年,爸妈对我今年能否成功表示怀疑。”为了不让自己分心,自从住进考研寄宿机构后,他直接把手机交给老师保管,每周拿回来一次。在他看来,考研寄宿机构能为考生,尤其是那些已经脱离学校环境的考生,提供一个沉浸式的学习场所。
初入职场屡屡碰壁
想给求职增加砝码
周末就要上考场了,陈群(化名)从考研寄宿机构的自习室,跑到楼下的咖啡厅卡座,低头小声背书。
陈群是工科生,并不太擅长背诵。冲刺阶段,他几乎把所有精力花在政治学科上。不间断地背书,加上室内充足的暖气,让他嘴唇干得起了一层皮。机构整理的速记版“肖四”大题,几页纸也已经被搓得皱巴巴。
“尽管机构提供了大小声背书教室,但在大声教室易受别人干扰,在小声教室又担心影响他人,难以安心学习。我喜欢大厅这种空旷的环境,更能专心背书。”陈群说。
陈群是第二次考研,去年考研失利,但顺利找到了工作。“刚进入社会,还是有很多不如意——薪资低于预期、工作压力大、同事关系紧张……”
陈群考虑过跳槽,“但我一个‘双非’毕业、工作资历浅的新人,不容易找更好的工作,不如再提高下学历。”
工作近一年,陈群决定辞职,在考研寄宿机构登记入住。这个决定来自他去年失利的教训:“之前考研目标院校定的是一所‘双非’院校,以为会比较好考,有些掉以轻心,加上本身不太自律,专业课没考好,这次就找了同时提供住宿和课程辅导的机构。”
陈群跟着考研寄宿机构的节奏,边住边学了半年——
每天早上7~8点起床;8点后坐到自习教室,打卡背单词;白天在大教室上专业课和公共课;中午、晚上去食堂就餐,也可以点外卖,午休半小时左右;空余时间自主复习和刷题,机构会安排老师答疑;晚上11点左右,回寝休息……
“本身有去年基础在,我今年整体学习效率比之前高了很多。”背水“再战”,陈群求稳,依旧报了双非,只是换了一所目标院校。“哪怕考上了研究生,毕业后会带给我多大提升,心里也没底。但对现在的我来说,至少能在求职天平上增加一些砝码。”
考研考编考公一把抓
为“上岸”增添可能性
眼下正是冲刺阶段,考研寄宿机构内学生寥寥无几。许多座位上放满了考研书目,但不见人影。
“半个月前,教室都改成学生的自习室,上周五陆续空起来,因为很多外省考生要提前回家准备。”周欢(化名)是目前为数不多还坚守在自习室的考研人,她也正准备收拾行李回家。但因为家住杭州附近,周欢相对更从容些。
同为“再战”选手,周欢选择了纯自习服务的考研寄宿机构:“主要是为了有个安静、安全的学习环境。”
“我去年填了一所985工科强校的文科专业,初试分数挺高,但复试被刷了。”说起首次考研的失之交臂,周欢多少有些遗憾和忿忿,“在家消沉了很久,找工作也不积极。在父母的劝说和建议下,我准备考公、考编,但还是觉得不甘心,想再考一次研。”
毕业后,周欢报名了大学附近的考研寄宿自习室:“我试过在家复习,或者出去租房住。前者虽然爸妈支持,但他们总免不了唠叨,我心理压力有点大,后者则是爸妈担心不安全。最后折衷考虑,选择了考研寄宿。”
周欢住在四人间,但她和室友并不算熟悉。对她来说,寝室只是个睡觉的地方,每天有一半以上时间泡在自习室。
周欢的书架上垒着厚厚一堆书,除了考研,还有考编、考公的参考书。“在这个自习室里,很多人跟我一样,考研、考公、考编一把抓。”
12月初,周欢就开始赶考了,国考、省考全都参与了一遍,马上要赶赴今年的第三场大考——考研。这次她选了一所考研招生数较多的985高校:“上岸难度可能相对容易些。”
“对我来说,每场考试都是一次上岸的机会。经过这大半年自学,我也从‘非考上研不可’的拧巴心态转变过来,多去试试,给未来更多可能性,能尽快上岸当然最好。”周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