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差点涨成A股“一哥” 四大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返回

工行差点涨成A股“一哥”
四大银行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专家提醒:42只银行股仍“破净”,稳健投资者可关注

作者:本报记者 吴恩慧 阅读数:0
视觉中国供图
银行板块今年以来整体涨幅超40%

  “没想到,仓位最轻的银行股,涨得最好。”都在说这两天银行股行情好,杭州的郭先生昨天发现,“年初买了10万股,已经涨了50%。”

  昨日,A股银行、保险大金融板块逆市走高,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四大行再创历史新高,银行ETF优选一度被买到涨停。其中,工商银行在盘中涨超3%,股价最高冲上7.04元,总市值达2.5万亿元,一度超越中国移动成为A股新市值“一哥”。不过,截至收盘该行涨幅有所收窄,总市值暂居第二。

  今年以来,银行指数已经涨近44%,六大国有行平均涨近40%,接下去,银行股是否还可以上车?

中期分红将密集来临

资金抢筹部分银行股

  杭州郭先生年初时配置了10万股银行股以及其他股票,由于平时生意较忙,不太打开股票账户。

  “分红加上股票本身涨幅,今年这个银行股是躺赢,持股体验不错。我看明年1月份马上要分红了,想加仓再买10万股。”郭先生告诉记者,实际上他是看好银行股的涨势,顺带赚点分红收益。

  招商证券指出,由于明年初是中期分红派发高峰期,所以对于部分红利类投资者而言,需要在派发最后交易日之前买入对应股票,以获得半年度分红,所以今年底明年初可能会出现部分银行标的的中期分红抢筹行情,近期市场也已有所表现。

  截至目前,有22家A股上市行、10家H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中期分红计划。其中,目前已有平安银行、南京银行、杭州银行等9家银行完成中期分红,分红金额合计近300亿元。

  郭先生持有的是国有银行,记者注意到,六大国有银行仍是分红主力军,今年中期拟合计分红2048.23亿元。

  从派息时间来看,这几家国有行主要集中在2025年1月,农业银行和邮储银行的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月7日,派息日为1月8日;工商银行的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月6日,派息日为1月7日;中国银行的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1月22日,派息日为1月23日。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的派息时间待定。

  从“红包”力度来看,工商银行中期分红金额最多,达到511.09亿元;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紧随其后,中期分红金额分别为492.52亿元、407.38亿元、355.62亿元,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的中期分红金额也均超100亿元。

还能买银行股吗

红利行情能否持续

  尽管银行板块今年以来整体涨幅超40%,但A股42只银行股仍全部处于“破净”(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值)状态。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成为近期涨幅最好的板块,国有大行持续上涨,主要是和市场近期出现调整、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定回报的大环境有关。银行股属于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多数还是处于破净状态,而根据近期公布的市值管理办法,长期破净的企业要采取措施来提到净值以上,这些都有利于银行股上涨。”杨德龙认为,考虑到短期市场还是以震荡为主,在主升浪来之前,银行股仍会有较好的表现,而在2025年,红利股也将继续受到一部分投资者欢迎。

  “在市场出现短期波动加大情况下,部分投资者倾向于增加银行股配置。”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同样表示:“整体看,国内出台一揽子宏观逆周期调节政策,特别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望引导市场利率中枢适度下移,商业银行利润与资产保持扩张,不良率维持低位、拨备覆盖率维持高位,银行资产质量保持良好,银行业经营保持稳健。”他认为银行板块整体低估值、高股息率,对于稳健价值型投资者具有吸引力。不过,“银行股估值仍具有修复空间,但由于经营能力不同,银行间分化仍较明显。”

  银河证券认为,2025年国内宏观政策更加积极有为,财政发力,地方债管理和使用机制优化,支撑银行信贷;货币政策转向宽松,适时降准降息,银行息差仍承压,但负债成本优化成效释放有望加速;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导向不变,银行资产质量有望受益;市值管理力度加大,有望提振银行估值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