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公布2025任务清单

返回

将第一时间出台刺激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钱江三桥改造提升尽快开工建设……

杭州公布2025任务清单

作者:本报记者 徐雪纯 阅读数:0
扫码看
任务清单更多内容

  将第一时间出台刺激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

推动钱江三桥改造提升尽快开工建设……

杭州公布2025任务清单

  本报记者 徐雪纯

  守正创新,实干争先。

  昨天召开的杭州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2025年,杭州要重点推进11个方面任务。

  1

  释放政策红利

  明年杭州将第一时间出台刺激经济一揽子增量政策举措。

  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方向,调整优化“8+4”经济政策体系。

  加快出台市级产业政策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产业政策事前、事中和事后评价相结合的绩效管理新机制,创新集成财政激励补助、“投、贷、补、担、保”一体化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

  扩大有效投资

  明年杭州将抓紧抓实“千项万亿”工程。

  推动杭淳开高速、钱江三桥改造提升等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机场高铁、地铁四期等续建项目建设;加快杭州富芯12英寸模拟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等重大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3

  科技创新

  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明年杭州将推动高能级科创平台矩阵扩围提能,谋定第三个大科学装置,全年全国重点实验室突破20家。

  推动筹办“钱塘大学”,力争全年新引育顶尖人才15名以上、各级领军人才500名、35岁以下大学生35万名以上。

  实施“数据要素x”行动,积极探索创新数据产权登记、流通交易等基础制度。

  高质量打造“杭州AI+”和中国视谷、中国数谷、中国飞谷、中国云谷、中国医药港等产业新地标。

  聚焦数字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5大领域,打响“杭州服务”品牌。

  4

  大力提振和扩大消费

  明年杭州要全面完成20年以上电梯更新、15-20年电梯应更新尽更新。

  积极发展IP经济、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打造一批国际领先的时尚商圈和消费示范街区。

  健全完善预付式消费综合治理监管机制,争创全国放心消费示范城市。

  5

  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

  明年杭州将健全“办不成事”兜底服务和“企呼我应”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工作机制。

  完善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有效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将“远洋捕捞”式违规执法拒之城外。

  6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明年杭州将发展“跨境直播+头部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建设全球跨境支付结算中心。

  实施外贸龙头企业培育计划,扩大中欧班列杭州号组货规模,提升海外仓储物流能力。

  高标准办好全球数贸会等国际性会议活动,着力提升西博会、茶博会、动漫节等展会影响力,持续引育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高水平承办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第三阶段中国主场赛事。

  7

  着力防风险、提品质、强功能

  明年杭州将以更大力度推动钱江新城二期、钱江世纪城、云城、江南科学城、大城北运河文化带、钱塘新区、临平数智城、余杭城市中轴线等战略区块快建成势,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城市新地标。

  健全城市道路交通智慧治理体系,积极探索超大城市治堵系统解决方案。

  8

  以“千万工程”

  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

  明年杭州将推广乡村职业经理人等运营模式,强化青年入乡“引育留用”政策供给,新培育农创客2000人、现代“新农人”3万人。

  拓宽“种楼”与“种田”利益分享路径,健全滨富特别合作区、滨萧特别合作园和西湖临安科研成果转化合作区等体制机制,整合打造“发展飞地”。

  9

  推动文化文明创新发展

  明年杭州将全面推进“信用杭州”建设,持续擦亮“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品牌。

  高水平办好“良渚论坛”、世界博物馆论坛,加快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推进吴越国衣锦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南宋皇城、跨湖桥等遗址保护利用,成立杭州文化研究联盟(中心)。

  加快建设杭州博物院(京杭大运河博物院)、杭州音乐厅、“文化两中心”、余杭国际体育中心等重大文化设施,盘活用好杭钢工业遗址等公共文化空间。

  潜心培育“爆款”文创产品,支持数字文化贸易企业和“网剧网游网文”新三样出海。

  10

  加紧经济社会发展

  全面绿色转型

  明年杭州将一体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清废,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仗。

  办好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11

  保障和改善民生

  明年杭州将大规模精准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平台实训,强化创新创业支持。

  开展“杭州无欠薪”行动,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推进“小哥码”市域推广,全力建设“小哥友好城市”。

  积极推进普惠托育、家门口托育工作,提升老年助餐、康养联合体等服务。

  深化跨区域跨层级集团化办学和全域教共体改革,推进职普融通改革试点。

  加快推进市属医院一体化、集团化改革,力争明年西部区县(市)实现三甲医院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