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龙”投到哪里?西湖为什么是山川祭祀重要场所
钱镠的两封“信”
![]() |
鎏金铜龙 |
![]() |
钱镠63岁(914年) 西湖银简 |
![]() |
钱镠77岁(928年)射的潭银简 |
“投龙”投到哪里?西湖为什么是山川祭祀重要场所
钱镠的两封“信”
本报记者 马黎 通讯员 陈叶雨
913年,钱镠62岁。
8月13日,他往西湖投了一枚银简。
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疏浚时发现历代吴越国王钱镠、钱元瓘、钱弘佐、钱弘俶的8枚银简。西湖,吴越时期名为钱唐湖,这批银简的正式名称为“钱唐湖水府告文”,上刻主祭者姓名、头衔和年龄,以及祈祷内容和时间、地点。
其中,有3枚银简,分别是钱镠在62岁、63岁和66岁所投。同时出水的,还有一件鎏金铜龙。
913年上半年,钱镠第七个儿子钱传瓘的高光时刻来了。
他率军伐叛御寇,大败淮南军,生擒主将李涛,随后征战无锡。临近中元节,钱镠试图恢复国家祭祀。
简文中,钱镠的头衔特别长,68个字。因为跟唐代不一样,他是臣子,不能像皇帝头衔那么短。
他讲了自己的职务:身兼淮南、镇海、镇东三镇节度使。镇海是浙西道,镇东是浙东道,这是吴越国的基本盘。
“尚父”,是钱镠60岁以后大家对他的尊称。
说完头衔后,终于出现了“钱镠”,62岁,2月16日生。
接着,他用很少的字,细数战果:抵抗杨氏吴国(淮南)入侵;救援盟友楚国马殷,攻克广德之战……钱镠非常感谢钱唐湖龙君的庇佑,祈求战胜宿敌杨吴,两浙疆域风调雨顺。最后,他才为自己和家人祈求健康平安。
全部算一起,303字,但比唐代帝王简的内容丰富太多了。魏祝挺说,这是吴越国的特色,会把这一年发生的事和祈福写得比较详细,而且不只为帝王个人祈福,而是为整个国家。
半年后,63岁,钱镠又往西湖里投了一封“信”。
上一年的9月,他的儿子钱传瑛、钱传璙和钱传瓘进攻杨吴常州无锡县,兵败。钱传瑛重伤身亡。
这一次,钱镠要祈求“越国吴都永获清泰,三军万姓常保欢荣”,这是唐代帝王从未有过的投龙内容——为老百姓祈福。当然,他也再次祈求战胜杨吴,还要祈求两浙发生的灾疫能够顺利结束。
这年9月,钱传瓘报了一箭之仇,攻克无锡。
66岁,春天时的这次投龙简,钱镠继续祈求“吴越两藩,永销灾沴,三军强盛,万姓安康,兵革不兴,封境宁谧”。
一个月后——
4月,梁诏告钱镠及其他藩镇,可开设诸道兵马元帅府。10月,梁遣使封钱镠为天下兵马都元帅。
在去年12月31日的钱报读书会互动环节,一位读者问魏祝挺:皇帝投出去的信,有没有收到回音?大家笑了。另一位读者说出答案:如果愿望达成了,那不就是回应了么。
吴越国在春秋两季投龙,唐代只在春季。钱镠62岁投龙在中元节,也就是秋季简;63岁那次在上元节,是春季简。
三次简文还明确了一件事,吴越国只投两种简,一种叫洞天,一种叫水府。投给洞天的是“诸洞仙籍”,投给水府的是“水府真官”。吴越国不投土简。而且“散投龙简”,要投很多地点,不是只投西湖。
钱镠三次投龙简的地方,都在“杭州钱唐县履泰乡”。
这是哪里?
古代杭州分仁和县、钱唐县。钱唐县是西湖区和过去的下城区;上城区、江干区以及西湖南面,是仁和县。
再看具体地点,履泰乡,在哪里?
魏祝挺说,现在的龙井、黄龙、北山,都属于履泰乡。我们可以排除龙井和黄龙,因为不在西湖边。所以,钱镠要去履泰乡投龙,一定投的是西湖北山路附近,或者是孤山路附近。
北山有座庙。
为了感谢钱唐湖龙君多年来对杭州和吴地的佑护,钱镠在北山为龙君建了庙,还上表朝廷,请求封号。梁廷敕封钱唐湖龙君为广润龙王。916年,龙王庙落成之时,钱镠立《新建钱唐湖广润龙王庙记》碑于庙前。
广润龙王庙,就在宝石山下,今天大佛寺西侧。庙中塑龙王神像,殿前设坛。北宋初期改名嘉泽庙、水仙王庙,西湖依旧作为国家祭祀场所,由汴京派遣官员,投入金龙玉简。西湖中出土有宋真宗玉简和金龙,现存浙江省博物馆。1026年以后,西湖不再被列为投龙祭祀地。南宋时,龙王庙迁址西湖苏堤望山桥侧。
魏祝挺推测,钱镠北山投龙的地点很可能在广润龙王庙附近,然后投入西湖之中。
投龙还需要一个深潭。
西湖最深的潭在什么位置?
三潭印月。
魏祝挺推测,三潭的位置可能是吴越国投龙的具体地点。“但是我们现在很难考证,后来南潭变成了小瀛洲,而明代的三潭印月是放在宋代以前的南坛位置,北面两个潭的位置,现在还不能很确定。”
1950年代西湖疏浚时,挖泥船所挖的位置,应该就是投龙的位置,但已不可考。
又过去22年,吴越国第二代国王钱元瓘也53岁了。
939年2月,钱元瓘“投龙”的位置变了:钱唐乡。也就是西湖的南线,现在的南山。
展厅里的这件银简,泛着银光,但是,简文里有一个词“丹简”,说明这是朱砂简。
眼前,看不到一点红色,简的样子也不同了,更薄,更宽,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吴越国王的头衔变短了,只保留了“大道弟子天下兵马都元帅吴越国王”。是的,这两个头衔怎么都不能省。
他也为老百姓祈福。他要告诉神仙,我做国王治理两浙,省刑、减赋,对老百姓很好。
魏祝挺说,钱元瓘执政的10年,是吴越国黄金10年,史料上没有看到任何战争,没有任何丰功伟绩,说明平静无事。这和简文中的说法吻合。
这里还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原来,吴越国不止春秋两投,上元、中元、下元,都投。上元和中元简都发现了,至今没有出土过下元简,所以还无法明确。
末尾出现了五个字:西都钱唐府。
关于杭州建都,我们第一个会想到南宋,更熟悉另一个名字:行在临安府。1129年,赵构跑到杭州,把杭州升为临安府,但是金人太过分了,一直打过来,赵构逃到温州,绝了北归的念头,1138年定都临安。
而在钱元瓘55岁投龙简中,明确了杭州在吴越国已经建都,这也是现存最早的杭州建都一手材料。
那为什么没出现在钱镠简中?
在西湖发现的时间最晚的钱镠银简,是917年投的。根据魏祝挺的考证,杭州建都,921年10月、11月的样子,所以钱镠66岁投银简时还没有建都。
有西都,还有东都。
928年3月,钱镠77岁,得了眼疾。
他在绍兴射的潭投入了一件银简,祈求“寿龄延远,眼目光明”,这是他——一位老人的现实需求。
这件银简现藏绍兴博物馆,重点是末尾写着:“东都乾元府射的潭水府告文”。
将越州完整称为“东都乾元府”的材料,目前仅此一件。东都乾元府,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都名称,包含了都名和府名。而府名乾元,应有纪念吴越国建国之意。魏祝挺说,至少在922年时,吴越国就已建立了东西两都制度。
这两件投龙简,记录了未被记载的消失的吴越国历史。
西湖,是山川祭祀的重要场所,有着独特意义。但讲完这几个故事,你发现了吗,吴越国时,西湖叫钱唐湖。
“西湖”目前发现最早的一手材料,是在1020年的宋真宗西湖玉简上。
刚刚完成正月祭天,按照吴越国传统,“诣西湖水府,投送金龙玉简”。宋真宗非常虔诚和细致,把每一个投龙地点的名字都写了出来。
“西湖”出现了,比苏轼的奏折《乞开杭州西湖状》还早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