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徘徊在一段线左右,要不要报考
如何报考?最多报几所?什么叫拟录取、备录取、未录取?如何科学报考高职提前招生?本报记者收集了家长和考生比较关心的问题,请招生老师进行解答。
Q:什么是高职提前招生?
A:高职提前招生是高校对考生文化素质和职业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考生根据高校招生章程公布的条件和要求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学生以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录取实行一档多投、双向选择,在高考前提前录取。
Q:通过高职提前招生进入高校和通过高考进入高校有什么区别?
A:高职提前招生录取的学生与普通高考录取的学生一样,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同等待遇(部分高校的转专业政策可能会有所不同,详情请咨询学校招办)。
Q:高职提前招生能不能报外省的高校?
A:不能,高职提前招生试点高校为省内高职院校。
Q:一位考生可以报考多少所学校?
A:每位考生最多可报考5所实行提前招生的省内高校。需要注意的是,报考时,要注意学校综合测试时间是否有冲突。
Q:什么成绩适合报考高职提前招生?
A:根据往年分数情况,高职提前招生推荐高考成绩在一段线附近及以下的考生报考。一段线附近的考生,如果觉得自己文化课成绩还有明显提升空间的,请谨慎考虑。
一般情况下,普高考生综合分=学考成绩折算分+综测成绩;单独考试招生考生综合分=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折算分+综测成绩。具体规则以各高校发布的章程为准,考生可在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zjzs.net)的考试招生栏目或登录各高校招生官网查看信息。
Q:同一高校的同个专业既招普高生又招中职生,录取时有影响吗?
A:不影响。普高生和中职生的招生计划数是分开的,报考条件和测试方法也有所区别。
Q:参加高职提前招生后还能参加高考吗?
A:高职提前招生最大的特点是在高考之前完成录取,考生被录取后无需参加高考,而未被录取,也不影响后续志愿填报及录取。这相当于多了一次被大学录取的机会,也不会徒增考生的备考负担。
具体而言,考生未被提前招生高校录取的,可参加高考,不影响后续录取;考生被一所或多所高校拟录取,但不进行录取确认,后续可正常参加高考;考生被一所或多所高校拟录取,并且考生在规定时间内选定一所学校完成录取确认并被录取的,这种情况下,考生即完成了高考录取环节,后续不再参加高考。
Q:如何判断高职院校的层次和专业水平?
A:想了解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特色专业,一方面可关注高职院校的官网和各类宣发手册,另一方面可参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及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名单。更细节的内容推荐拨打高校热线咨询。
Q:什么是拟录取、备录取、未录取?
A:一般在每年5月份,高校会根据考生总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拟录取、备录取(含顺序号)、未录取考生名单(普高招生考生和单独考试招生考生分别按专业招生类别排序)。
拟录取:按照院校录取规则,该考生在招生计划1∶1范围之内,如果考生选择将该院校作为自己的录取结果,院校将予以正式录取(如果考生同时被多所学校拟录取,则选择其中一所进行录取确认)。
备录取:如果拟录取考生放弃录取,则会根据备录取顺序号依次进行递补,递补后变成拟录取状态。所以备录取考生需要时刻留意录取信息,并且保持电话畅通,不要错过高校招办的电话。
未录取:按照院校录取规则,该考生无法被其所报考的院校(专业)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