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迷上“毛绒绒”,消费的是情绪价值
神似《哪吒2》中土拨鼠
新宠卡皮巴拉杭州8天卖出1.2万只
![]() |
毛绒绒店里门庭若市,年轻人占了多数 |
![]() |
玩偶中药铺 |
“真的好想要一只Labubu,到底哪里有货啊?”又一次在泡泡玛特门店跑空后,90后的佳佳忍不住发朋友圈吐槽,配图是近来市面上风头正盛、堪比“电子茅台”的潮玩IP——长耳朵、獠牙微露、淘气又可爱的“小恶魔”Labubu。
无论是线上线下一只难求的Labubu、萌倒大批成年人的英国玩具品牌Jellycat,还是借《哪吒2》土拨鼠出圈桥段,让与其形似又跟着火了一把的卡皮巴拉,似乎都在证实:世界果然是一个巨大的“毛绒控”。
80后的大牌包上挂满公仔包挂、90后靠毛绒公仔解压治愈、00后囤积玩偶当“娃”养。如今,毛绒玩偶不再只是孩子的专利,这场席卷成年人的“柔软风暴”,背后是消费心理的深刻变迁。
曾经的儿童专属 成为成年人生活的情感伴侣
近年来,“毛绒绒”潮流悄然兴起。深夜加班时揉捏的解压毛球、博物馆里抢空的毛绒文创,以及占据各大消费榜单的毛绒IP,毛绒物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存在。
在杭州,近期卡皮巴拉玩偶又掀起了一股销售热潮,30多家玩偶门店8天卖出了1.2万多只,只因玩偶与《哪吒2》中的土拨鼠形象十分相似,都拥有圆滚滚的身材和憨态可掬的神态,这种相似性也让卡皮巴拉玩偶在电影热度的带动下,成为了许多消费者的新宠。无论是小朋友还是大人,都对这款玩偶爱不释手。
记者走访了Julylion潮玩店,店内涵盖了诸多人气潮玩品牌,“消费者大人小孩、男女都有,大都是年轻人。”店员告诉记者,“只有抢不到,没有卖不掉的!”
综合天猫、淘宝等平台信息,2024年毛绒、玩偶、公仔、布艺类玩具的市场规模达到了42.4亿元人民币,相较于前一年实现了8.4%的增长。
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最新数据显示,00后已成为毛绒玩具最大的消费群体,占比达到43%;90后紧随其后,占比为36%。这彻底颠覆了毛绒玩具仅属于儿童的传统观念,如今已成为许多成年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情感伴侣。另外,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和IP联名的产品,也格外受欢迎,如迪士尼星黛露毛绒挂件在抖音上的播放量超过3亿次;泡泡玛特Labubu系列在闲鱼上的溢价率达到4至5倍,部分限量版产品价格被炒至2000元。
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推动“毛绒绒”消费群体不断向成人延伸的主要因素。
情绪、治愈、陪伴 “毛绒绒”里的新型消费潮
即使是工作日,湖滨商圈工联CC三楼的Jellycat店铺内依旧热闹。
00后姑娘月月此次的目标是春季新品蛋糕兔,“闺蜜明天生日,想把蛋糕兔送她作为生日礼物。Jellycat是我送人礼物的无脑选择之一,有知名度、质感好、设计创新,更重要的是代表我的陪伴,希望能时刻治愈对方。”
据店员介绍,这只抱着蛋糕的兔子是最近作为礼物卖得最火的产品之一。根据送礼对象,可以有多种选择,不同尺寸不同价格,从一两百到上千。
情绪价值,正在成为年轻人买单的重要驱动力。“我都是线下购买的,没有特定的需求,主要看眼缘,挑挑脸。”正在精挑细选的小夏和记者分享道,家里已经有八个毛绒“宝宝”了,每次心情不好的时候,揉揉捏捏它们可爱的脸,小夏感觉瞬间被治愈。
在当今的消费市场中,以情绪抚慰、心理满足为核心的新型消费浪潮正席卷商业领域,“为情绪买单”已成为鲜明的消费风向标。而作为情绪消费载体的毛绒玩具,自然处于火热状态。除了追求性价比之外,情绪释放将成为影响年轻一代消费者决策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专家指出,当代年轻人面临职场压力、社交焦虑等负面情绪,毛绒玩具提供的“无压力陪伴”恰好填补情感缺口。看似幼稚的毛绒玩具,实际上是成年人抵御异化生活压力的柔软盾牌。
“毛绒+”跨界合作 文化创新下的成功华丽转身
随着毛绒玩具的热度不断攀升,这阵“毛绒风”也吹到了其他领域。
从最初的动漫周边、游戏角色衍生品,到如今的广泛覆盖博物馆文创、城市IP、影视联名等多个领域,毛绒文创以其独有的魅力,成功实现了从文创产品边缘到主流的华丽转身。
甘肃博物馆曾推出以“马踏飞燕”为原型的毛绒绿马玩偶,文物被拟人化设计,表现出有趣调皮的性格特征,在上架半年后销量达到近10万件。
之后再度“整活”,将西蓝花、香菇、蟹排等常见的麻辣烫食材,转化为可爱的IP玩偶。此外,销售人员还会扮演成麻辣烫店员,引导顾客挑选食材,并询问顾客对辣度的偏好,模拟烹饪过程。
除了作为地域文创展现城市特色,“毛绒玩具+情景消费”也被更多品牌所借鉴,以此提高品牌的话题度。如玩具品牌哈一代以“新中式养生”为关注点,推出养生系列中药材玩偶,在全国开展中药铺快闪“巡诊”,消费者纷纷到现场体验望闻问切、按方抓药。
在新茶饮界,奈雪的茶为新品茶饮搭配毛绒公仔;沪上阿姨也针对系列产品设计相应的毛绒玩偶,并创新性地在全国4家门店开设“沪上毛绒甜品铺”。
众多品牌加大了对毛绒业务的投入,打造毛绒周边产品,或开启“毛绒+”的跨界合作,拓展出更多元化的应用场景。
随着毛绒玩具的情感价值和潮流属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布局毛绒周边市场,将这一治愈品类从传统玩具市场拓展至更多元化的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