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考3大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
填志愿选择空间大了
部分普职学生可双向流动
![]() |
![]() |
4月9日,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关于2025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工作的通知》。
2025年杭州市区(指上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钱塘区和西湖风景名胜区,下同)各类高中招生工作,与2024年相比主要有三大变化。
一是志愿数增加。名额分配生志愿数从去年的4个增加到5个,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志愿数从去年的8个增加到10个。
二是分配生比例提高。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从去年的60%提高到70%。
三是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招生。部分直属高中开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在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
今年中考的几个变化,会带来什么影响?记者采访了高中、初中的校长和老师来为大家解读。
志愿数增加,填志愿有更多选择
今年,杭州市区中考生有4.1万人左右,比去年多了约3000人。很多家长在担心,毕业生人数增加,有足够的高中招生名额吗?
好消息是今年有4所杭州市直属普通高中新校将投入使用,计划招收高一新生就有约3000人。这4所新校由老牌重高或优高领办,分别为杭州第九中学树范学校、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杭州市长河第二高级中学、杭州市源清第二高级中学。
同时,有三所重高分校(杭州第十四中学康桥校区、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杭州高级中学钱塘学校)在校园改扩建后将扩班,也将比去年提供更多的普通高中学额。
从这几个利好综合来看,今年杭州的初三生想要读普高的概率有提升。记者从杭州市教育局了解到,今年杭州市区普高的录取比例将达70%以上。
志愿数增加,是今年中考政策的一个重要变化。
这里分为两块志愿,一是名额分配生志愿,今年为5个,比去年增加1个,另一个是集中统一第一段招生志愿数,今年为10个,比去年增加2个。
一位高中校长表示,志愿数的增加对今年的中考生来说是个利好。“特别是对于学业成绩处于中上或者在优高线上的学生们来说,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分配生比例提升,想上重高“裸考”更难了
分配生比例提高,是今年中考的另一显著变化。
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分配生比例从去年的60%提高到70%。也就是家长们口中的杭州“前八所”重高的分配生比例今年为70%。而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分设的校区及领办的分校、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范学校等名额分配招生比例仍为学校招生计划数的40%。今年投入使用的4所直属高中新校中,其中3所(杭州师范大学附属第二中学、杭州市长河第二高级中学、杭州市源清第二高级中学)的分配生比例也是40%。
去年是杭州实行名额分配生新政的第一年,名额分配生不再由初中学校推荐,改为由符合条件的学生自主填报名额分配招生学校志愿;根据考生中考成绩和志愿,按“平行志愿”投档录取规则,逐校进行录取。
一位初中校长介绍,去年学校的所有初三毕业生都有分配生资格,大部分学生也都报了分配生志愿。如果中考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没填某些高中的分配生,那么排名靠后的同学就有了“捡漏”的机会。
但分配生名额在增加10%的同时,裸考名额也减少了10%。也就是说,今年考生“裸考”进重高更难。
一位高中校长建议,对于成绩位于“优高线”附近的“压线生”来说,今年建议在填报志愿时适当增加保底志愿的数量,也可以关注提前批特色班的招生和中本一体化招生,增加升学机会。
新设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
一位校长表示,今年杭州中考政策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三个“数字变化”和一个“新生事物”。“不管是志愿数量和分配生比例提升,都是在原有框架内的调整,本质上没有改变政策方向。而‘职普融通试点班、综合高中试点班招生’可以说是‘新生事物’。”
职普融通意味着杭州在推进普通高中学生和中职学校学生学籍互转,打破中考“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杭州市的职普融通如何开展?在去年发布的方案中表示,一个重要举措是“职普融通班的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愿提出转换学校申请”,这为普职学生的双向流动提供了制度性依据。方案提到,申请一般在高一第一学期末提出,每位学生只可申请转换1次。转换学籍后的试点班学生,已修学分可互认;转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享受中职学校各项资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