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家门口的“小事”,也是城市发展的“大事”
小花园“上新”,小石子闹心
小区旧改该关注哪些细节,欢迎大家都来说说
![]() |
![]() |
扫一扫 留下你的 意见和建议 |
本报记者 杨云寒 文/摄
杭州文三路和马塍路交叉口的景观小花园,是一片闹中取静的街角风景。这里最近完成了新的改造,本来是一桩喜事,却让不少居民觉得挺闹心。
“改造后的小花园,铺上了石板路和碎石子。看上去是漂亮了,可遍地碎石子成了很多孩子的‘玩具’。”居民颜先生担忧地说:“10日晚上8点多我路过时,碰到一位跳广场舞的老太太被孩子丢来丢去的小石头砸到了眼睛,太危险了。”担心意外再度发生,颜先生找到了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了这个小花园。它位于交叉路口西南角的一个广场内。花园设计得颇为养眼,花花草草之间铺设有石板和大量碎石子。
小花园四周围着只有半米高的围栏,挂着警示牌,写有“景观设计效果,非游步道,禁止入内踩踏玩耍”“内有高压,禁止入内”等字样。
小花园外的广场上,还遗留着不少小石子。
“早上刚扫过,如果晚上来,地上石子更多。”得知记者来意,几位晨练的老人围了上来。“很多孩子会翻到围栏里玩石子,把碎石子丢得四处都是。”
大家七嘴八舌告诉记者,晚上虽有保安员值守,但玩耍的孩子多,管不过来。还有老人说,现在晚上在这儿跳广场舞都有点提心吊胆,怕被孩子丢的小石子砸到,也怕踩到小石子滑倒。
记者联系了属地西溪街道。街道工作人员表示,小公园改造前,经常有人进入花坛随意踩踏,还有人会去摘花,破坏绿化,屡禁不止之后才设计成现在的样子。“石板路只是一种景观效果,并不是真正的游步道,是不能通行的。”
对于孩子跨过围栏玩耍、乱扔石子的情况,街道表示已经关注到,除了安排保安现场劝阻外,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也去周边几所小学进行了安全宣讲。但这些工作的效果暂时还不明显:“我们也正在研究办法,初步考虑可能会将围栏加高。”
《杭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4-2035年)》(下文简称“《规划》”)前些日子刚获得市政府批复,划示了95个市级更新片区,并从中选取了30个片区作为近期重点实施片区。《规划》明确,以老旧居住空间、低效产业空间、历史文化空间、潜力公共空间、老旧城市设施、潜力复合空间为主要更新对象。
像小花园这样发生在身边的改造,是民生所需,也是回应民情关切。这样的改造,固然需要美观和创新,更重要的还是要从细节着眼,排除安全隐患,真正满足居民需求。
小区旧改怎么改,如何改到大家的心坎里?政府部门如何在细节上更进一步?类似文三路马塍路交叉口小花园的安全隐患问题如何避免?
这既是家门口的“小事”,也是城市发展的“大事”。即日起,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帮”发起民意征集,欢迎大家都来说说想法、出出点子。我们将收集整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提交给相关部门,一起把大家都关心的事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