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是水泥毛坯,咖啡也只有3种做法
却被粉丝称为“神一般的小店”
3平米的咖啡店
藏着闹市的简单快乐
![]() |
咖啡师正在制作咖啡 |
本报讯 3平方米的小店长啥样?
在杭州的孩儿巷里,藏着这样一家咖啡店:店铺面积不大,里面除了柜子和操作台,空间差不多只够容纳两个人。
没有精致的桌椅、昂贵的设备,追求一切从简,但小店人气高,打卡、种草不断,很多人排队也要来,被粉丝称为“神一般的小店”。
主理人是一位80后。最有意思的是,他在杭州连开几家咖啡店,几乎都走了“小而美”路线,面积均不到10平方米。
毛坯装修、极简的菜单
客人却说能找到简单快乐
“Uncle Shu Coffee”夹杂在沿街众多招牌之间。探头向里望去,空间看起来十分局促,只够站得下一两人。
墙壁均保留着水泥毛坯状态,两侧桌子则是咖啡操作台,摆放着各种设备。咖啡师正站在店内中间,操作平板电脑,调控自动化咖啡机的参数、出水等情况。没一会儿,带着浓郁香气的美式咖啡就制作好了。
基本上,顾客点单拿咖啡后就离开。要想堂食,只能抢坐店外放的寥寥几张轻便式露营椅子。
这种极简风还体现在菜单上:仅有澳白、美式、手冲三种做法,但可以自行DIY想要的豆子、烘焙方式以及对应口味。
记者看到,每杯售价18元,如果自带杯子,还可以再减5元。
“开这家mini店的原因啊,租金便宜点,又在闹市区。”主理人舒展笑着说。
他告诉记者,孩儿巷这家mini店于去年11月份开业,“现在创意类咖啡很多,我们也想做得差异化一点,用的都是SOE(单一产地浓缩咖啡)浅烘做法,保留咖啡本身口感。”
为了把控咖啡豆的品质,舒展通常会选择当季咖啡,每次测试三四十种生豆,研究适合的烘焙方式,最终优选出性价比高、风味浓厚的咖啡豆。
“当时是碰巧看到,一下子就种草了。这里价格很划算,同样的咖啡豆,在别家可能就要两三倍的价格。”95后小钟是咖啡爱好者,小店开业之初,他就来光顾了。
周末的时候,小钟有空就会来店门口坐坐。他觉得,这处小小的角落,氛围很轻松,“有种简单的快乐,能放空自己。”
每日卖出百来杯
同款小店已开出几家
和小钟一样的客人不在少数。“每天差不多能卖出百来杯。”舒展说,小店的顾客以附近上班族为主,大多都是喜欢喝咖啡的老顾客,“一来二去,和一些客人成了朋友。”
舒展觉得,他开这家小店的初衷就是希望来往的客人,可以不用精心打扮,提着买菜的袋子或是拿着刚买的热包子,来点一杯咖啡,简简单单开启美好的一天。
“咖啡是我生活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舒展和咖啡打交道已久,先后做过咖啡师、咖啡培训等职业。自己开店以后,他基本上从早忙到晚,早上6点起床,7点半准时开店,晚上6点回家休息。
“带来的成就感,一个是客人以相对低的价格买到有品质的咖啡,另一个是能跟咖啡师合作开店,让他们有低成本创业的机会。”
舒展介绍,在孩儿巷这家店之后,他又连续在潮鸣巷、太平门直街等地开了几家咖啡店,面积都只有几平方米。“开业的有4家店,现在正在装修的还有两三家,和咖啡师之间是共创的模式,希望带给同样热爱这一行的人更多机会。”
平时,舒展主要负责几个门店的技术指导、选品把控、品牌建设、运营维护等工作。采访的最后,他聊了聊对未来的期待:“争取在杭州开出更多店,让大家都知道有这样一些独特的小店。” 本报记者 俞倩玮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