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张楚县城里所有生命,都是主角

返回

小说家张楚县城里所有生命,都是主角

作者:□本报记者 方涛 图片除署名外由受访者提供 阅读数:0

  小说家

  张楚

  县城里所有生命,都是主角

  张楚有一双温厚有力的大手。阅读《云落》时,我常会怀疑:万樱,这个在张楚脑海里栖居了20年的憨厚北方女人,是否也拥有这样一双大手?

  北方春意渐浓时,我和张楚约在天津见面。他不无遗憾地说:“你要是再早半周来就好了,我们单位的杏花全开了。”

  4月19日晚,第13届“潮新闻×浙江新华”春风悦读榜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举行颁奖盛典,张楚的长篇小说《云落》获得春风年度虚构作品。不久前,他在天津接受了潮新闻·钱江晚报的采访。

  天津市作协的院子很大。“看,白杨,下垂的是它的花序,我们老家管这叫小耗子尾巴;粉色的是复瓣榆叶梅,北方春天开花最早的是山桃、迎春、连翘,然后就是它了……”

  在张楚耐心的介绍下,一时间我竟有些恍惚,分不清面前的是小说家,还是一位园林专家。

  这是张楚为创作《云落》做的功课,日常生活中,每看到一种花木,他都会用手机记录下来,查好学名、习性。

  长篇小说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每处精微的细节,都是广博深邃的一部分;所有静默绽放的生命,共同构成了小说的主角。

  至今,张楚的手机里还存着8000多张花的照片。

  在文坛,张楚素有“短篇圣手”的美誉,70余个扎实的中短篇足以证明这位小说家的勤勉。而《云落》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其幽默地称为“老来得子”。

  冀北平原的县城中,云气氤氲、草木葱茏、土壤腥腐的气息扑面而来,张楚以洋洋近40万字,将一幅中国县域的《清明上河图》徐徐展开。万樱、罗小军、天青、常云泽、来素芸、蒋明芳……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泥泞的生活中奋力生长,相互纠葛,共同谱写出一部中国县城发展史、变革史。

  张楚坦言,自己特别渴望写出那些普通人的担当与等待、缠绵与情义。

  访谈结束时,恰是中午饭点。张楚突然问,你吃过驴肉火烧吗?南方没有食驴风俗,加之《云落》里的常记驴肉馆写得实在诱人,我便欣然同往。

  小店是张楚的私藏,不到十分钟脚程。我们每人各点了两张驴肉火烧、一碗驴杂汤,驴肉、驴心、驴板肠切了满满一大盘,吃得我脑后生风,浑身冒汗。

  邻桌坐落一伙食客,嬉闹喧哗。过了一会,张楚压低声音,笃定地说,他们都是周围的建筑工人。

  我蓦然想到,半年前,张楚做客钱报读书会,主题叫做“在云落,千万人物各显其声”。滚滚红尘,每时每刻都有无数人物各显其声,人间的空气中满是他们的欢笑、痛苦、隐秘心事。

  张楚正是能听到这些声音的小说家,他心细如发。

  以下是记者与张楚的对谈:

  潮新闻·钱江晚报:和万樱一样,您在县城有40年的生活经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历了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小说这样写道:罗小军觉得云落越来越陌生,“云落犹如正在褪壳的螃蟹,旧壳尚未完全剥离,新壳正随着风声慢慢地氧化,没有人知道这只螃蟹是否还是原来那只螃蟹,唯一能确定的是,它的心脏依然是从前的心脏。”

  哲学上有个“忒修斯之船”的悖论。对于县城,这是一种思考,还是一种担忧?

  张楚:当一艘船的全部零件换完后,它还是不是原来那艘船?这还真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人也一样啊,人体的细胞大约7到10年全部更换一次。那时,我们还是原来的自己吗?

  我曾在小说中无数次写过我生活的县城(滦南),那是一个非常传统、陈旧的北方县城。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拆迁、改造,高楼大厦在县城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时,我带外地朋友回老家做客,他们都觉得这不像一座县城,而是一座三四线城市。

  与人们缓慢的、渐近式的精神变化相比,城市的改造速度实在太快了,短短几年可能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于中国县城的迅猛发展,我整体还是比较乐观的。未来,县城的个性也许逐渐消弭,南北方城市不再会有太大差异,但只要人们能在其中获得幸福感,外在形式并不是最重要的。

  潮新闻·钱江晚报:与都市的疏离感不同,县城人际关系浓稠,几乎没有秘密可言。我们既能在小说中感受到各个角色倾力互助的温情,但也不能忽略,万樱怀孕后抗拒堕胎,甚至以死亡逃避;蒋明芳情人猝死后不敢报警,都是因为畏惧县城中的流言。您觉得,这会成为当下年轻人回到县城的阻力吗?

  张楚:传统的县城其实和乡村一样,都是典型的熟人社会。

  当人们在一个狭小空间内生活,不由自主地会寻求相互帮助。比方说,你在县城里生了病,首先可能会想到哪个同学在县医院里工作?这种无处不在的熟人关系网可能会让人有某种安全感,但它可能也是对当地法律、规则、隐私的一种破坏。

  现在县城里的年轻人确实在减少。但我反倒认为主要原因是一些新兴的大都市对孩子们更具吸引力,他们渴望寻求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而并非事关某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潮新闻·钱江晚报:全书41章中,以罗小军命名的章节就多达7章,将县城各色人物串联起来。这是一开始设计好的吗?为何让罗小军承担这样一枚穿针引线的“扣子”?

  张楚:确实是一开始就设置好的。小说动笔之前,我做了一个详细的大纲。具体每个章节由谁来主导,都有分工。万樱、天青、罗小军、常云泽是推动小说剧情的四个主要人物。

  罗小军当然是小说里极重要的一个角色。你提到以罗小军命名的章节有7章,但实际以他视角讲述的章节还有更多,出场的次数仅次于女主角万樱。罗小军和万樱就像珍珠项链里的两根线,他俩拧在一起,把所有人物串了起来,对小说的起承转合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此外,罗小军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体现大时代下,民营企业家的发展和未来,以及关于他们的思考。生活中,我经常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朋友,他们也会和我倾诉在经营上的一些困境和苦恼。因此,我也特别渴望塑造一个民营企业家的形象。罗小军就是这个形象的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