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本一体”招生计划陆续公布,今年招生人数再创新高
分数连年涨,这个赛道为何这么香
![]() |
视觉中国 供图 |
中职3年,本科4年,学生只要顺利完成相关学业并通过转段考试,就能从中职直升对口本科高校。近年来,“中本一体化”因“免高考直升本科”的优势,成为了众多家长和考生的热门选择。
日前,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2025年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学校招生计划与招生简章。2025年,有22所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学校面向杭州招生475人。
招生人数再创新高
首次落地杭州萧山
本周四,宁波市教育局转发了省教育厅发布的2025年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计划。相较去年,“中本一体化”在宁波招生变化不大,招生392人,较去年增加1人。
本周二,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2025年中职与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学校招生计划与招生简章。今年有22所学校面向杭州招生475人,相比去年整体人数增加43人。
今年新增一个招生专业: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专业,合作的本科院校及专业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智能控制技术专业,面向杭州计划招生30人,其中面向萧山招生15人。
这也是“中本一体化”在萧山的首次落地。“对我们来说也是办学上的一次突破性发展。我们希望学生在中职阶段筑牢技能根基的同时,可以在本科阶段进一步提升文化综合素养与职业核心能力。”萧山一职校长华红霞表示,未来,通过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携手,将共同培育智能制造产业下的数智工匠。
另外,有两所学校调整了招生计划:西湖职业高级中学的电子商务专业(对口浙江科技大学的市场营销专业),今年面向杭州计划招生40人,比去年增加10人;温州护士学校今年面向杭州招收护理专业(对口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学生5人,去年这所学校招收的是中药专业(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药学),面向杭州的招生人数是2人。
为何“中本一体化”这么香?因为性价比高。
以杭州市人民职校的“中本一体化”幼儿保育专业为例,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参加普通高考,需要考进全省前10%,才能被浙师大学前教育专业录取。而‘中本一体化’可以让学生3年后直升浙师大。中职学校的‘出口’变好了,升学途径更畅通了。”
“中本一体化”在浙江开展了7年,这个性价比很高的升学途径,受到了不少高分考生的青睐。
以杭州市人民职校学前教育(幼儿保育)“中本一体化”班为例,2018年录取分数线为505分,2024年为596分(当年中考总分增加50分),超过了同年多数优高录取分数线。杭州中策职业学校中本一体专业2018年录取分数线为491分,2024年为587分,最高分614分的同学已达到重高录取分数线。
中考后第一批录取
首批本科生将毕业
今年6月,浙江“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探索将迎来首批本科毕业生。
浙江师范大学“中本一体化”首届学生陈宜贝已经拿到了香港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硕士录取通知书。她介绍说,“中本一体化”学生和普高生的显著区别是,除了文化课学习,还要接受较为系统的专业学习,为大学的专业学习打基础。
浙江师范大学和杭州人民职业学校合作学前教育“中本一体化”班后,又邀请了几所幼儿园一起合作,三方共育。浙师大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邹群霞说:“中职阶段,同学们要上文化基础课、艺体素养课、专业及实践课。所以除了学习钢琴、画画、舞蹈、声乐等专业技能,他们每学期还需要去幼儿园实践3到5天。”
目前,浙师大首届学前教育“中本一体化”70余名同学里,已有不少人考上教师编制,还有10余人准备进一步深造。
记者采访发现,有不少中考生很好奇“中本一体”的本科录取办法是怎么样的?在中职院校学习三年后,参加中职升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全省统一考试(高职考),上线方可录取。需要注意,“中本一体化”试点项目学生通过转段录取后须进入试点相应高校学习,不得转报其他学校,不得转至其他专业。
提前锁定专业,也让部分受访“中本一体化”学生提出了不同声音,“高中就锁定未来方向后,退出成本太大。哪怕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也只能硬着头皮学下去。”
每年,最早一批收到录取通知的中考生,就是“中本一体化”新生。需要提醒考生和家长的是,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招生录取工作按先后顺序,依次为“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招生、名额分配招生、自主招生和集中统一招生。也就是说,“中本一体化”在第一批录取,早于分配生,报考请慎重。和其他任何一种升学方式一样,“中本一体化”并非适合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