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师徒的对话

返回

非遗师徒的对话

作者:□盛一原 阅读数:0

  非遗如何培养人才?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时,我想起了我与徒弟的三段对话。

  1986年的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6点到车间,在门口看到了徐宁,他是我最得意的手工技艺徒弟。看他眼睛有点红,“宁,怎么啦?今天这么不开心?”我问。“师傅,对不起,我不做了。”他答。我追着问:“什么原因?你都学了两年,再学一年就出师了?”这时徐宁一五一十道出了他的顾虑:“师傅,我爸爸生病了,干不了重活,不能去打工赚钱了。我需要赶快去赚钱,维持家用。师傅各方面都对我很好,手把手教我手艺。但就算我再学一年出了师,我的作品还是卖不出去的,还得师傅帮我修改提高才能卖。学徒的作品也不知道有没有人要,哪怕要,能卖几个钱也不知道。”

  我一听也有道理,就问:“那你有什么打算?”他说:“如果师傅能帮我,让我去学数控机床,像厂里机械车间工人这样,学一个月就可以按件计酬了。我自己多做点时间,多劳多得,工资就会高一点。再说机器加工出来的产品,编程准确,跟师傅车出来的是一模一样的,谁都看不出来。手工的就不行,一看就跟老师傅做的天差地别。”我一听,当即同意他的请求,并塞给他一千元钱,叫他给父亲先去看病。

  出乎我意料的是,他只学了一个星期,就超过了那些学机床一个月的技术工人。我恍然大悟,原来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机械工艺都是相通的。

  第二个星期我就破例给他按件计酬。做了3个月,全车间数徐宁的产量最高,工资最多。

  1987年的又一个早上,我同往常一样6点就到车间,在门口又看到了徐宁,他那时已是我最得意的数控车床学徒了。看他满面微笑:“宁,怎么啦?今天这么高兴?”我问。“师傅,对不起,我不做了。”他答。我追着问:“什么原因,你做数控车床一年了,全车间工资你最高,你还嫌少吗?”这时,徐宁一五一十道出了他的缘由。“师傅,我父亲病好了,会去干活了。生活条件也好起来了。他叫我跟你说谢谢你,我要重新去传统车间学手工。”我当即决定,让他半天学手工,半天做机床。

  1988年的又一天早上,徐宁已经是我厂最优秀的车间主任了。那天看他在思考什么,我问,“宁,怎么啦?今天看你心事重重?”“师傅,我看手工车间和机械车间的活总是不平衡,有时手工车间的活来不及干,机器车间却没活干,操作机器的工人又得放假在家;有时手工车间工人太空,机器车间太忙。有些资源闲置了。”我顺口答道:“那你当传统手工车间和现代机械车间的双联主任,同时培养手工匠人和机械师傅二用人才,他们不管是手工或机械都要会做。这就搞定了嘛。”

  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做了一些创新,让年轻一代先学习现代机械操作,用机械化的工艺来制作锡器,让他把学校学到的知识先应用出来,比如电脑CAD制图啦、数控编程啦。他们都很感兴趣,能发挥学到的知识。然后再让他们逐步学习手动技艺,成为手工+机械工艺技术二用人才。同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收入,让他们安心工作,刻苦钻研。这样,国宝技艺、非遗项目,定会一代一代再传千年。

  □盛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