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蜕变” 青年归乡 因势而变
全国县域旅游百强榜前五湖州占三席,安吉七连冠
![]() |
远眺安吉 朱高祥 摄 |
![]() |
遇见地心洞穴咖啡馆 朱高祥 摄 |
![]() |
“窝囊版”漂流 |
![]() |
太湖龙之梦乐园 |
湖州之美,从古至今无人不爱。
日前发布的《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当下人们对湖州喜爱依旧。湖州下辖三县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前五,德清县列第4位,长兴县列第2位,安吉县更是连续第七年位居榜首。湖州同时拥有4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在国内地级市中也是首屈一指。
从太湖之滨到竹海深处,从莫干山间到南浔古镇,在湖州走过的每一步皆是风景。遇见湖州,就像是误入江南深处的一幅水墨长卷,静默之中,自有千般风景、万种柔情。
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画”中,探索这座不大不小、不骄不躁的城市,是靠着什么本事探索出一条生态更美、产业更兴、百姓更富的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的?
坚持绿色,让城市与自然相互成就
暑假刚开始,带孩子去湖州玩成了不少家长们的第一选择,山间漂流、泳池戏水、夜宿树屋等,每一个项目都能让小朋友们沉浸其中,流连忘返。
记者来到太湖龙之梦乐园附近时,就感受到了暑气之下的热闹,不少大人小孩正从钻石酒店走出。而在酒店前,一汪名为“圆梦潭”的水潭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打卡点。
“太湖龙之梦乐园”就建立在一座曾经坑坑洼洼的废弃矿山——原陈湾石矿之上,“圆梦潭”正是园区7大矿坑中最大的一个。
长兴太湖图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鹏告诉记者,把废弃矿山变成“绿水青山”的工作,长兴一直在持续。如今站在“圆梦潭”岸边,可以看到太湖水、湿地水与矿坑水互相映衬,弁山与矿坑崖壁相映成趣的“三水一崖”独特景观。
同样在莫干山开元森泊度假乐园内的三秋叶矿坑露营基地也经历过相似的大变身,这里曾是莫干山的一处废弃采矿区,后被改造为露营区,四周的壮观岩石壁记录着这里曾发生的一切。
如今,湖州越来越多的废弃矿坑在经历“蜕变”,通过推动闲置矿山资源文旅化场景改造、文旅业态培育和文旅产品开发,让昔日废矿变身乡村旅游网红地。
在莫干山附近,一栋黑白色的三角小屋矗立在一片草坪上,黑灰色的矿山背景搭配从山上倾泻的银白色水流,被网友亲切地称为“湖州小瑞士”。另外一处曾经废弃的古铜矿经过巧妙改造,也摇身变为网红打卡地——遇见地心洞穴咖啡馆。
“五一期间,最高的时候有近3000名游客过来打卡。”项目主理人蔡哲枭说,该咖啡馆巧妙利用洞穴资源,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基础上打造出人工瀑布,符合年轻人对原始、自然、小众的追求。
在湖州,绿色不是装点门面的口号,而是贯穿城市肌理的生活方式,是政府决策的底色,更是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城市与自然不是彼此剥夺,而是相互成就。
依托禀赋,让市场成为发展主导
盛夏,气温飙到近40℃。可当来到云上草原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内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时,气温降到20多℃,瞬间变得舒适起来。这里也成了游客们的避暑胜地。彩虹滑草、悬崖秋千、云海栈桥、水晶廊桥……每一个都刺激又好玩。
浙江云上文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颢告诉记者,人们喜欢来云上草原,湖州独特的地理禀赋不可或缺。位于长三角腹地、太湖南岸的湖州,坐拥“江南水乡”与“浙北门户”的双重地理优势。
同时,湖州还是丝瓷笔茶的“四源”之城,钱山漾出土了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早的家蚕丝织品,东苕溪流域的商周窑区被认定为中华“瓷之源”,湖笔素有“湖颖之技甲天下”之誉,“茶圣”陆羽在湖州完成世界上首部茶学巨著《茶经》。
“地理、资源禀赋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湖州旅游产业的特点是国有投资的占比低,绝大部分是以社会投资为主。这些运营主体的市场敏感度更高,可以更灵活地随着游客的喜好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这也是游客喜欢来湖州的重要原因。”湖州市文广旅游局交流推广处负责人表示。
前段时间,安吉孝源街道原野西溪露营地的“窝囊版漂流”爆火,躺在水上,望着天空,就能随波逐流,体验到不同于寻常漂流的“躺平”式快乐。有网友称,相比渡劫式惊险刺激的漂流,“窝囊版”漂流更适合“又菜又爱玩”的年轻人。
这种别出心裁的市场探索,体现出湖州旅游随“时”而变、随“势”而变的灵活之姿。湖州政府明确提出“全域旅游”战略,在执行层面,更注重放手市场,激发企业主体活力。
比如在安吉、德清等地,社会资本通过改造旧村落、闲置资产,打造出一大批精品民宿,催生出民宿集群、民宿设计、民宿管理等全产业链配套,成为全国“民宿经济”的样板地。
主打松弛,让青年成为旅游亮色
在太湖有风青年集市上,18个色彩各异的集装箱摆放地错落有致,既是烧烤、咖啡、小吃的集合地,也是年轻人的网红打卡点。
集市负责人、湖州观湖乡创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毅告诉记者,这是长兴9号公路旁今年首个对外营业的文旅项目,目前集市已有33个摊位入驻,带动返乡及本地青年就业创业100余人,每天人流量在6000人次左右。
“湖州是一个可以让人慢下来的城市,可以在白墙黛瓦的南浔古镇上漫步,也可以在竹海翻涌的安吉民宿里躺平,就算静静地坐在湖边,一水一木都有饱满的江南风韵。”游客吴先生说,或许正是如此,才有“湖光山色,度假之州”的美誉。
在湖州各地,记者都能感受到政府、市场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湖州在全国率先出台《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建设与管理规范》,培育打造10大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为“原乡青年”创业提供环境支持。湖州坚持以产业标准引领业态发展,优化青年创业营商环境,先后出台《乡村酒店基本要求与评价》等10个乡村旅游系列标准。
“有了好山水、好政策,年轻人对好生活也有了更多期待。”长兴幽篁里茶文化民宿主理人查青玥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水口乡顾渚村,把家里的农家乐改造成以茶文化主题风格为特色的民宿。通过定期组织点茶、茶皂制作、紫笋掐丝等文化活动,颇受游客欢迎。
而在安吉县梅溪镇,红庙村通过引进青年人才创业团队,盘活废弃矿坑打造新经济业态的“深蓝计划”,吸引各类青年创客100余名,接待游客达100余万人次。2022年至2024年,“深蓝计划”项目为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
数据显示,湖州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连续7年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农民人均乡村旅游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超15%,“村游富农”典型经验被文化和旅游部发文向全国总结推广。
在湖州,乡村靠诚意留住青年,青年靠创意赋能乡村。因为有了青年,乡村旅游有了未来;因为回到乡村,青春的意义有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