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启程!我省首批本科高校录取通知书开始投递
最美好的夏日来信
你期待的未来,正在路上
![]() |
詹茗书同学是收到首批录取通知书的学子之一 本报记者 杨晓轩 摄 |
![]() |
杨晓轩 摄 |
![]() |
从左至右:金华一中校长方家鸿,黄瑞扬,吴轩哲,金华一中党委副书记王怡 沈立 摄 |
7月14日,浙江省内首批本科高校录取通知书开始投递。一封封承载着浙江学子梦想与期盼的录取通知书,从各个邮政站点启程,陆续送往考生手中。
一张薄薄的纸页,凝结的是十年寒窗的汗水,记录了曾经奋斗的青春,也开启了即将到来的新生活。本报记者跟随快递员,见证了首批录取通知书的送达,并记录下几位考生的故事,愿每位努力过的学子,终能邂逅最好的自己。
看到“录取”两个字,所有的焦灼都不见了
昨天,钱报记者跟随邮政快递小哥,见证首批录取通知书的送达过程。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类专业的詹茗书同学是收到首批录取通知书的学子之一。
“昨天刚查到录取结果,今天录取通知书就拿到手了,太意外了!”詹爸爸说,这几天全家人内心都十分焦灼。13日,全家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查录取结果,大概9点查到了,“当时看到‘录取’两个字,心里非常开心。”
詹茗书也说,录取到了心仪的专业,拿到录取通知书的这一刻,感到很惊喜。
回顾高考这一路,经历了一些曲折的过程,但也收获了历练和成长。
詹茗书说,自己在高考前夕感冒了,担心身体状态不好影响考试,内心有些崩溃。“当时爸爸妈妈特意在考点旁订了酒店陪我一起考试,全程陪伴我鼓励我,给我精神上的支持,让我顺利完成了所有考试。”
不过,因为身体影响,她的高考分数还是没有达到理想成绩。
“孩子没有发挥好,我们也难过了好几天。”詹爸爸说,但是无论如何,孩子尽她所能坚持完成了考试,发挥出了所有能量。最终,詹茗书以611分通过省“三位一体”提前批录取了浙江工业大学机械类专业,“也算是得偿所愿。”
詹茗书说,她从小就对机械设计感兴趣,机械专业也是她喜欢的专业。拿到通知书后,她准备利用假期,先熟悉一下CAD等相关软件和大学课程。
岁残疾考生,画出了大学梦
“梦想成真了!”
7月14日一早,56岁的衢州考生熊伟给记者发来了好消息,他已经被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录取,即将开启3年大学生活。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心里一直有高考情结,如今能在求学之路上更进一步,要感谢自己的努力,更要感谢友好的高考政策和帮助过我的朋友们。”
今年4月初,在残疾人单考单招结束后,潮新闻曾报道过熊伟的励志故事。
熊伟自幼双腿残疾,在父母鼓励下,十几岁便开启绘画之路,师从相熟的美术老师学习素描和国画,绘画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年后,他辗转于锁匠、房产中介等行业,即便生活忙碌,下班后也总要打开颜料盘,有时三四天完成一幅,有时兴致一来,连夜创作。日积月累,他凭借众多作品成为本地颇有名气的画师。
2019年,衢州柯城荷花街道残疾人之家向他伸出橄榄枝,邀请他担任美术老师。熊伟从最初认为绘画只是康复手段或爱好,到成为老师后意识到这已然成为一份事业,他精心编写每一份教案,免费教三四十个学生素描和国画。在教学过程中,他对绘画与自身的联系有了更深感悟:绘画早已是陪伴自己成长、融入社会的挚友。
为了这次考试,熊伟准备了一年多,语文和素描两门科目是他攻克的目标。“年龄不是阻碍,已近花甲没什么可怕。”他曾在考后的采访中说,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集体记忆和挥之不去的情结,“那个年代,我们都以张海迪为榜样,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尽管我已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
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熊伟满怀期待:“我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新的学习中,我也已经做好了比别人付出更多努力的思想准备。”
空军招飞全国最高分,来自金华一中
7月14日,浙江金华一中高三学生吴轩哲家中迎来了一份特殊快递——空军飞行学员录取通知书。在今年全国空军自主招飞学员中,吴轩哲以687分的高考成绩位居榜首。
上初中时,吴轩哲就喜欢钻研航空知识。高一时,陆军首位初放单飞的女飞行员、金华一中2017届毕业生徐枫灿回到母校宣讲。飞行的种子就此在吴轩哲心中扎了根。
空军招飞素有“万里挑一”之称,近年来浙江录取人数在30人左右。从初选、复选再到定选,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成绩各方面要求极高,每轮都要淘汰50%到80%的候选者。今年3月的定选,更是涉及200多个项目,从脊柱弧度到肌肉拉伸度都有严苛标准,有一项不达标即被淘汰。吴轩哲凭借自身过硬的素质,一一闯关成功。
翻开他的成长档案,全面发展是鲜明的注脚:幼儿园开始坚持游泳训练,高二时获得国家一级游泳运动员称号。学霸特质同样耀眼,高考数学146分,物理、化学选考均获得98分的高分。
全省排名第677名的高考成绩,其实能让他选择顶尖高校的热门专业。这个分数选择招飞,“浪费”了吗?面对亲戚朋友的疑问,吴轩哲的父亲吴向东满脸自豪:“他说祖国需要,就是他的志愿。这种认识比分数更宝贵。”
“今年,学校有两位同学顺利通过招飞。”在金华一中校长方家鸿看来,学生们的人生选择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格局和情怀,“同学们连续多年在招飞中表现突出,不仅得益于优异的成绩,更在于具备坚定的意志品质和全面的综合素质。”
另一位通过招飞的金华一中学生是黄瑞扬,今年高考考出了648分的成绩。一直跟踪他们成长的学校党委副书记王怡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在谈心交流中,他对招飞程序和要求了解程度超乎常人,对自我认知也很准确,并能以追求卓越的决心不断完善自己。因为树立了远大的目标,他在坚定地追求过程中进步成长。”
从报名参加空飞选拔起,黄瑞扬在紧张繁忙的学业之余,坚持每天早晚跑步3公里,高考结束后,仍坚持每天进行针对性的体能训练。
据悉,通过招飞的学员,在经过选拔后,表现更优异的将接受“3+1”军地联合培养模式,即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三年,然后在空军航空大学学习一年。这种模式旨在结合顶尖高校的教育资源与军事化的专业训练,为学员提供更加全面的发展平台。
对接下来的计划,吴轩哲目标明确:“希望能成为最优秀的飞行员之一,飞上六代机,当上宇航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