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24小时影像大赛开启一周
首批投稿人各显神通
点赞最高的照片
是用手机拍的
![]() |
《破晓·运河初醒》 作者:游峰,摄于拱宸桥附近 |
![]() |
《民泰·四季》 作者:阮骏琳,摄于世纪花园附近 |
![]() |
《吴山天风》 作者:薛焕新,摄于吴山风景区 |
![]() |
《西湖晚霞》 作者:张骏,摄于西湖翠光亭 |
![]() |
《神舟朝霞》 作者:蒲绍东,摄于西湖“神舟基地” |
![]() |
《杭城蓝调》 作者:程沁阳,摄于杭州城区 |
“从日出到星野”——2025杭州24小时影像大赛于上周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杭州市摄影家协会与潮新闻·钱江晚报共同承办。
大赛面向在杭的全球创作者开放征集,参赛者须提交杭州城区内任一地点或主体,在不同时间段下的组照,展现时间变化中的城市动态。
征稿一周以来,首批投稿的摄影人各显神通,用作品诠释大赛“跨越昼夜的城市叙事”主题。
有人最爱“蓝调时刻”
不少摄影人迷恋“蓝调时刻”——日出前或日落后,天空呈现蓝色的时段。
投稿作品中,就有不少杭州的“蓝调时刻”,比如蒲绍东的《神舟朝霞》、张骏的《西湖晚霞》,静谧的宝蓝色天空与西湖潋滟的水光在大自然的调色下融为一体又相互映照。
不过也有人另辟蹊径,比如程沁阳就选择了“蓝调时刻”的萧山区、上城区和拱墅区,记录杭州更快的城市节奏。
最高赞照片是手机出品
目前点赞最高的作品来自投稿人游峰,他用iPhone拍摄京杭大运河(拱宸桥段)的昼夜流转:破晓点灯的渔民、早市买葱包桧的老人、夕阳下的骑行者、夜舞的人群……平凡生活被赋予诗意光影。游峰还分享了手机拍摄的核心参数逻辑,“在日出与黄昏时,自然光比较柔和,可以用4K、30fps视频转帧(截取关键帧)+人像模式(f/1.78、ISO200-400、快门1/100s-1/200s),保留暖光层次感。”
评论区除了一溜的点赞、好评,也有读者表示“学到了”。
“宝藏机位”就在我们身边
投稿人阮骏琳发来了一组在同一机位,以同一座大楼为背景的照片,记录了别样的四季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这组照片的拍摄地点并非杭州知名景点,而是位于上城区世纪花园附近。阮骏琳说,为了集齐这套四季图景,他等待了2年多的时间。
主办方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本次大赛将重点关注时光流转下的城市光影。因此“宝藏机位”,其实不仅限于杭州的旅游景点,“希望有更多的组照投稿,通过记录同一地点或主体在不同时段下的动态变化,展现杭州普通而又不平凡的一天。”
大赛征稿将于10月8日截止。此外,大赛独创的“时空切片”创作竞赛单元,将在下月举行,届时将会选择固定点位,鼓励创作者挑战24小时限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