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橹六小时起步 西湖船娘棹棹皆辛苦

返回

天虽热,来坐船的游客并不少

摇橹六小时起步
西湖船娘棹棹皆辛苦

作者:本报记者 杨云寒 文/摄 阅读数:0
西湖船娘陈美芳

  7月16日,西湖边骄阳似火。对于陈美芳而言,这又是平常的一天:早上6点不到就来到西湖边,开始一天的忙碌。

  陈美芳是80后,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她读大学时学的是电子信息专业,2006年成为当时西湖游船公司面向社会招募的首批西湖船娘。

  她对手划船有感情。“我生在西溪湿地的渔家,从小就在湿地里划船。”——这一划便划了快20年。刚当船娘的时候,儿子还没出生,现在都已经是大学生了。

湖面反射热量,比陆地上更热

  上午10点多,我们约在西湖边的杭饭码头见面。这里是手划船船工们招揽游客的地方,码头上十来条手划船停泊得整整齐齐,不少船工见缝插针地在树荫底下休息。

  陈美芳的船刚回码头。两个小时前,她拉了几位海南来的客人去曲苑风荷看荷花,还顺路游了一趟茅家埠。这是当天的第一单生意。

  陈美芳脸上满是汗。她说,夏日的高温天也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波光粼粼的湖面会反射热量,所以比陆地上更热,特别是没有风的大晴天,很容易中暑。

  游船公司每天都在船工的群里提醒,叮嘱大家注意防暑降温。陈美芳准备很充分,防暑药、防晒霜提前准备好,还有很多简单实用的物件:一顶遮阳帽、一双防晒手套、一副墨镜,还有满满一壶凉白开,够她应付一整天了。

  很多船工放在船尾的小风扇,她没有用,“前些年曾网购过,但感觉降温的效果一般,还不如老底子的大蒲扇。”她也为每一位游客人手准备了一把大蒲扇。

有生意做,终归还是快乐的

  天虽热,但来坐船的游客并不比平时少,不断有人来问价。

  船工们依次接单。很多游客提前做了攻略,点名要走小河道去金沙港。出发前,船工们会善意提醒:“这条线路要2个小时,要不要考虑一下换个短途的?”

  陈美芳说,进入暑假,比平时肯定要忙一些,每天至少划船六小时。要是碰上周末,那就更忙了,从早上6点多到傍晚6点,除了中午在树荫下吃饭,其他时间大部分都没回过岸,“有生意做,终归还是快乐的。”

  正说着,又有生意来了,是来自成都的谭女士和她的两个女儿,她们也选了去金沙港的路线。经谭女士同意,记者和她们拼船同行。

  两个女儿,大的读初中,小的幼儿园,都是第一次来杭州。谭女士计划待两周,上午逛景点,下午陪大女儿在酒店写暑假作业。这几天,她们已经去了不少景点,西湖边的三潭印月和花港观鱼,还有大运河边的小河直街也都去了,“明天打算再去灵隐寺。”

  西湖上的手摇船也是她们很期待的一个必玩项目。

  两小时的航程,陈美芳坐在船尾,一边不停地摇着桨,一边还给她们介绍着路过的景点,推荐杭州的美食。两个小孩子看着湖面上的水鸟很新奇,不时指着偶遇的鸳鸯、野鸭。

  虽然有风有蒲扇,陈美芳也尽量选择在树荫下行驶,但依旧很闷热。快到岸边时,记者注意到,陈美芳的船娘制服已经湿透了。

  对于这趟水上行程,谭女士很满意,觉得风景很美,船娘的态度也超级友好,收获不少,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太热。

  “下次有机会,欢迎你们春秋季节来西湖边,那个时候坐船最合适。”陈美芳和她们道别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