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带娃”第五年,全新升级

返回

杭州市暑托服务本周启动

“官方带娃”第五年,全新升级

作者:本报记者 邱伊娜 陈素萍 通讯员 沈星凯 鲍炜 阅读数:0
杭州市拱墅区中小学暑期托管服务
新湾小学
紫阳小学
笕文实验学校
滨兰实验学校
临平一小

  暑假到了,孩子放假,父母上班,工作和孩子“两全难”,怎么办?

  2021年,杭州市开始试点小学生暑期托管服务,面向杭州市2020学年小学一至五年级在籍学生。提供托管服务的学校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资源设施,在做好看护的同时,合理组织提供集体游戏、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今年,杭州市暑托服务来到了第五个年头,根据杭州各区县发布的暑托报名通知,暑托班服务对象范围已涵盖幼儿园、中小学在籍学生。

  本周,杭州多个城区的暑期托管服务正式启动。“官方带娃”的暖心服务,每年都有新升级,今年也不例外。比如扩大了覆盖范围,拱墅区的暑托服务对象首次覆盖特殊孩子,杭州市首个特殊教育暑托服务点顺利开出;又比如升级了课程设置,不少学校的暑托课程与编程、AI挂上了钩。

  很暖心

  特殊孩子可以参加暑托了

  随着一声稚嫩的“停”,两个孩子停在了彼此认为舒服的位置,教室里响起掌声。在杭州市长寿桥岳帅小学的一间教室里,学校资源教师周佶带领“普特融合班”的孩子们展开了首次见面后的“破冰之旅”。

  周老师让孩子两两组队,慢慢靠近,直到对方喊“停”。通过简单的小游戏,大家才发现,每个人需要的“安全距离”其实并不相同。周老师解释了课程设计背后的深意,“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核心障碍就是社交。这样的实践,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把握人与人之间舒适的沟通距离。”

  这堂课在引导特殊孩子的同时,也启发了普通孩子。“你们班上可能也有孤独症的同学,不要把他们看成特殊群体,他们只是在某个方面需要我们的照顾与支持,他们需要走出去,也需要被接纳。”周老师认为,暑托班其实更像是一张邀请函,邀请特殊孩子一起上课、游戏,让“接纳”成为日常。

  今年夏天,位于杭州市湖墅学校的特殊教育暑托点,将作为拱墅区民生实事“萤火学苑”的暑期延伸,聚焦特需儿童成长需求。

  早在今年上半年,基于学生家长需求,杭州市拱墅区推出了全省首个普惠融合教育项目——“萤火学苑”课程,并在全区各街道建立18个融合教育促进教学点“萤火学苑”。

  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平告诉记者,不久前,在暑托班启动报名时,就有家长向拱墅区教育局建议,能否也为特殊孩子提供暑托服务,急百姓之所急,拱墅区很快落实,按照应招尽招的原则,第一期和第二期共招收了30位特殊孩子。

  与其他暑托班不同,特殊教育暑托班的课程内容专业性更强。比如,“生活适应”课程面向特教学校学生,围绕一日生活场景,通过情景模拟、实操训练教授烹饪、烘焙、社交等实用技能,帮助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再比如,针对即将入读普通小学的孤独症儿童,开设“幼小衔接”训练课,通过趣味课堂、校园模拟和行为训练等,系统提升孩子的规则意识、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为顺利融入小学生活筑牢基础。

  很时髦

  编程、AI成为关键词

  暑托第一天,杭州市钱塘区新湾小学暑托班的孩子们有点兴奋,因为课程表里有Scratch趣味编程课。

  一大早,他们就来到编程课教室,围坐在电脑前,全神贯注地看着屏幕里的编程界面。在Scratch趣味编程课上,孩子们化身成了“小小程序员”,通过拖拽指令积木块,让动画角色“动”起来。

  “学校平时在课后托管兴趣课里开设Scratch编程课,不过暑托班和平时的教学内容并不重复。”任教老师向记者介绍,这门课主要面向编程初学者,孩子们不用记忆复杂的语法,就能把脑洞变成会动的故事,边玩边锻炼逻辑思维。

  今年新湾小学第一期暑托共50名孩子报名,涵盖一至五年级,分成两个混龄班开展托管。早上7点半,新湾小学暑托班负责老师平燕已经早早到校——开窗通风、整理教具、照看学生,傍晚六点,她刚送走最后一批放学的孩子。暑托期间,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平时差不多,不过一节课从40分钟延长到了1小时。

  “我们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并非一定要让孩子精通。”平燕说,学校还开设了电脑绘画等课程,都与常规学期内的课程不同,趣味性更强。“我们想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课程,在体验中发现、培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今年暑托,很多学校开出了AI+课程。

  杭州市春晖小学暑托班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了人工智能特色活动。二三年级课堂上,孩子们用大模型完成校园打卡、日程规划等12项任务,在趣味互动中弄清AI基本原理;四五六年级的孩子们化身AI产品设计师,围绕智能家居、AI校园等主题展开项目式探究。

  杭州市采荷中学(濮家校区)暑托服务班开班仪式上,上城区关工委讲师、省特级教师严国忠校长带来《科普——人工智能进化之路》特色讲座,生动介绍AI发展,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杭州市钱塘区江海实验学校精心设计AI体育竞赛区,孩子们可以挑战智能跳绳和立定跳远。在钱塘区文海凌云小学,学生还能与AI机器人对弈。

  很创新

  特色课程多姿多彩

  每年,开设暑托班的学校都会使出十八般武艺,用一些特色创新课程丰富孩子们的暑假生活,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杭州市紫阳小学暑托班首日活动中,孩子们挑战岩壁探险项目“飞拉达”,在攀岩体验中突破自我,收获挑战自我的勇气和团队友谊。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杭州笕文实验学校暑托班以“绿意萌动·爱心启航”为主题,特别推出“屋顶奇遇记”特色课程。课程涵盖植物种植观察、农作物收获等农耕体验,以及“兔子管家”“龟龟学堂”等动物养护实践,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感悟生命,培养责任意识和爱心品格,让孩子们成为“校园小生态守护者”。

  杭州市滨兰实验学校的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蓝晒的奇妙世界。孩子们亲手调配感光溶液,在特制纸张上精心布置校园拾取的叶脉花影。在盛夏阳光的“显影”下,见证黄绿纸张神奇蜕变为深邃的普鲁士蓝,植物轮廓如白色精灵跃然纸上。

  杭州市余杭区临平第一小学的孩子们玩转经典策略游戏——扑克牌“田忌赛马”。用纸片马排出“上中下”三等阵容,紧张计算对手排兵布阵,当“以弱胜强”的奇迹在教室里上演,掌声和欢呼声不断!这场智慧比拼,让孩子们秒懂博弈妙计,彼此之间的互动也越发自然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