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儿长高的家长正为这事焦虑——
儿童助长剂检出运动员禁用物质
类似产品究竟是否科学?是否安全?
![]() |
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网站截图 |
![]() |
视觉中国 供图 |
本报记者 刘千
暑假期间,儿童生长发育门诊迎来就诊高峰。杭州一位5岁女孩的家长吴女士(化名)向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反映,在就诊时被推荐使用名为“阿基孚”的膳食补充剂助长高,“但是我看到有消息说,这个产品被有关机构提示有风险,到底安全吗?”
记者了解到,吴女士提及的这款膳食补充剂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引起讨论,还有医疗科普大V曾公开质疑。类似的助长产品是否科学有效?家长该如何理性选择?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女儿身高停滞5个月
有人推荐了助长产品
吴女士的女儿彤彤(化名)身高停滞5个月,吴女士带她去医院就诊,医生预测彤彤最终身高为153厘米,建议注射生长激素。
因担忧药物副作用,吴女士一直在犹豫,“有医生曾表示口服的也可尝试,并提及一种膳食补充剂。”
随后,吴女士接触到一位自称阿基孚的推销人员,对方表示该产品“安全促长高”,并现场指导吴女士扫码进入电商旗舰店、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人员根据彤彤的情况出具“方案”,表示产品可以通过“提升生长因子浓度”干预身高,强调孩子“当前有较大追高空间”,并发送多份“成功案例”。
吴女士了解到,该产品推广价3998元/四瓶(两个月用量),客服承诺“服用三个月,生长因子浓度即有明显变化”。
面对吴女士提出的安全性问题,客服出示了一份用来佐证“产品无毒”的项目结题表,同时反复强调这个产品是“医生建议服用”的。
“当时我有些心动,但后来在一个家长群里看到一份关于这个产品风险警示的截图,就有了疑虑。”吴女士说,截图显示阿基孚里有运动员禁用物质。
助长产品查出禁用物质
长期使用有害健康
吴女士所说的通知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2024年11月29日,该中心发布《关于含有生长因子膳食补充剂风险警示的通知》(体反兴奋剂字〔2024〕629号),指出在“阿基孚iKids-Growth增效胶囊”(批号24040701、24040702)中检出禁用物质“伊布莫仑”。该物质属于S2肽类激素、生长因子、相关物质和模拟物类禁用物质,比赛内外所有用途均禁用。
伊布莫仑是什么?会给孩子生长带来哪些影响?和很多家长一样,吴女士有诸多疑问。
在说清楚伊布莫仑前,我们先来看看吴女士提及的阿基孚这款膳食补充剂。在电商平台的产品旗舰店中,该产品的宣传页面这么表述:口服提升GH/IGF-1敏感性,充分释放儿童应有的成长潜能。“食品级安全”“6项三甲儿童医院临床研究”“40000+真实案例”等。宣传页面也用小字“温馨提示:膳食补充剂不是药物,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
就是这款膳食补充剂,被国家体育总局反兴奋剂中心检出伊布莫仑。
浙江省中山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金月告诉记者,伊布莫仑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肽类生长激素促分泌剂,目前尚未被任何国家正式批准用于临床治疗,主要作为研究化合物存在。
一位要求匿名的儿科专家同时指出,伊布莫仑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安全性尚未明确,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内分泌紊乱和肢端肥大,有害身体健康。
企业作出回应
产品无禁用物,已重新检测
面对质疑,7月7日,记者采访了阿基孚运营方——再造再生健康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该公司产品专家王家联回应,阿基孚定位为“儿童身高发育膳食补充剂”,目前产品通过跨境电商方式进行销售,品牌方为美国AGEBOX INC。
“在去年获悉反兴奋剂中心相关通知后,我们就把在售批次的产品向国内、国外第三方机构送检。”王家联向记者出具了多份检测结果:2025年1月至6月,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批次均未检出伊布莫仑。
2025年4月,美国第三方检测机构PharmaBlock分析结果显示,阿基孚中不含伊布莫仑,但其天然动植物提取物中可能含有类似结构的成分。
“今年5月,我们再次和反兴奋剂中心沟通后,对方同意对阿基孚的在售批次进行检测,目前还在进一步等待检测结果,大约8月份能出检测报告。”王家联补充道。
对于成分疑虑,王家联解释,产品的原料为蓝绿藻、南非钩麻、牡蛎及黄芪等天然动植物提取物,“均来自药食同源或者美国常用膳食补充剂成分,由于提取物属于混合物,具体分子化合物难以完全确定,因此未能公开化学结构。”
“为了避免运动员违规,我们在产品说明书、商品详情页标注了‘不推荐运动员服用’或‘运动员慎用’字样。”
膳食补充剂不是药品
IGF-1并非越高越好
阿基孚宣称口服可以提升IGF-1敏感性,那么IGF-1是什么?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罗晓明解释,IGF-1又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人体的生长激素作用于肝脏后产生的关键因子,可促进骨骼生长和细胞增殖,“临床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水平、干预必要性及干预后的效果时,血液检测IGF-1是核心指标。”
罗晓明进一步谈到,不同年龄段的IGF-1水平不同,青春期高峰可达400ng/ml以上,随后自然回落。该项指标高低,反映生长激素分泌水平,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也间接表现在生长速率上。“如果外源性生长激素过多,导致指标过高,可能引发糖代谢异常、骨骼生长异常等风险。”
罗晓明分享了一例12岁男孩的诊治案例:2021年初诊时,孩子因过度进补导致发育提前、骨龄超龄1年多,预测身高仅165厘米。检查显示孩子IGF-1值550ng/ml(正常范围高值),伴25羟维生素D缺乏。罗晓明建议其通过运动、早睡、补充维生素D等综合干预,将IGF-1维持在400ng/ml以上,最终孩子的身高达到了174厘米。
罗晓明认为,骨龄提前导致生长时间缩短、生长潜力受损,会引起最终身高的不足,提高代表生长速度的IGF-1水平可以弥补。“外源性生长激素使用有一定的适应证,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小、Turner综合征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外源性生长激素,用药后需严格监测IGF-1值,避免过量引起的副作用。像维生素D这样的膳食补充剂,属于食品范畴,不是药品,科学补充可避免因缺乏引起的生长缓慢,但不能替代药物治疗。”
对于“口服提升IGF-1敏感性”的说法,金月提出了不同看法。“首先,作用机制不明确,目前无任何临床试验依据验证口服物质可提升IGF-1敏感性,唯一证实的是,可以通过运动干预提升IGF-1利用度。”金月提醒,IGF-1数值并非越高越好。即便是临床使用生长激素时,也会要求每3个月监测一次,若数值超过正常范围2个标准差(+2SD),将增加血糖升高及肿瘤的风险。
两位专家均建议,健康儿童应通过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充足睡眠等自然方式促进生长,盲目补充营养剂可能带来副作用。
截至发稿,对于阿基孚的最新检测结果还未公布,记者也将继续关注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