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直通高校
产教结合重组赛道
据报道,近日,广西招生考试院通过官网公布了2025年本科普通批院校专业组投档最低分数线(首选物理科目组)。其中,备受关注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最低投档线为616分。
这个分数,超过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等不少双一流名校在广西的投档线。一所首次招生的民办新校,凭什么让高分考生甘愿“舍老牌名校选新面孔”?答案或许就藏在它全新的办学模式里。
这所大学从出生就带独特基因:福耀集团曹德旺砸百亿元建校,请来了前西安交大校长王树国掌舵。第一年只招50人,却配备了15名院士、56位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师生比6:1。别的985院校学生还在为抢实验室设备排队时,这里的学生能抱着百万元级的设备做实验。这种“把资源堆到学生身上”的架势,谁看了不心动?
福耀这套模式的核心,在于“产业直通教育”的设计。传统大学多是“先办校再谋合作”,而福耀直接让产业链成为课堂。材料科学、智能制造这些专业,完完全全是跟着福耀、宁德时代这些企业的产业需求而定制。
学生大二时就能扎进企业实验室,行业导师从入学带到毕业,全程带实战项目。毕业时,产业链企业会优先伸手,这不是“包分配”,却比 “包分配”更诱人:“毕业即能上手”的确定性,戳中了多少学生的就业方向。
再看它的招生方法,那叫一个精准。全国就招50人,广西才7个名额。有心人算过一笔账,第一年8亿元预算花在50名学生身上,学校还提供跟德国工业院校的交流机会。这种小规模的精英培养模式,确实能给学生带来一种特别的感受。
广西考生对福耀的追捧,自然有企业家曹德旺,还有著名大学校长王树国的个人魅力。另外,福耀在广西有生产基地,本地学生毕业能“回自家门口上班,工资高、房价低”。当名校光环遇上“实习期月薪2万”的承诺,这也太实在了。
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也不是独一份,浙江宁波的东方理工大学创办以来,历年的投档线一直居高不下,今年首招的本科生分数线直逼浙大。深圳理工大学首年招生线就追平中山大学,而西湖大学分数更是比肩顶尖985高校。这种企业资本加上研究型教育的混搭模式,在长三角、珠三角搞得热火朝天。
这些陆续走入大众视野的新式高校,给了学子们更多选择,也打开了一个以产业力量重塑教育的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