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店写真”的案例中 看到了媒体公益的样子

返回

“天天正能量”携手多家媒体开启小微公益共建计划,有专家评论——

在“小店写真”的案例中
看到了媒体公益的样子

作者:本报记者 方力 阅读数:0
本报历年对方婷婷、刘洪海、涛涛及小店写真的报道版面
2025小微公益与媒体协同年会现场

  昨日,“小微公益·向前一步”2025小微公益与媒体协同年会在阿里巴巴举行。活动打开了“共情”“平等”“生长”“智慧”“向前一步”五个动人的信封,通过一个个真实故事的分享,展现“小微公益”走过的温暖之路。

  其中,潮新闻·钱江晚报与阿里巴巴公益合作的媒体公益项目“小店写真”作为压轴分享亮相。此次分享以“小店写真背后的善意经济学”为题,并邀请了“小店写真”里的几位主人公——摄影店店主小方、杂货店老板刘洪海、“爆米花男孩”涛涛和妈妈来到现场。

  小方的相册,刘洪海的寻人视频,涛涛的爆米花和爱心伞,每一个凡人故事里都散发着光芒。“我在‘小店写真’的案例中,看到了媒体公益的全部。”《中国慈善家》副社长、影响力慈善研究院院长王跃春如此点评。

  关注小店“向前一步”

  善意汇聚成“小店写真”

  “2021年3月的一个晚上,楼下的小吃店主忙着出餐,4岁小女儿边吃饭边看手机。年轻的母亲无奈表示,‘生意不好做,让照顾孩子的婆婆回老家去了’,那段时间,大家都很难,但我没想到小店这么难。我第一次意识到,每一间看似普通的小店背后,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家庭,有悲欢有坚持有梦想。”演讲开始,潮新闻·钱江晚报小店团队工作人员分享了自己被小店“击中”的故事。

  那个夜晚的对话,开启的是接下来5年400多家小店、超过60万字的记录——此后,潮新闻·钱江晚报每年派出十余路记者,走访百余家小店,形成数万字的调查报告;这些内容不仅打动了读者,也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小店的生存议题被带上浙江省两会;去年9月,潮新闻·钱江晚报更是与杭州多部门联动推出“小店帮”平台,推动“帮帮小店”进入“媒体+服务+技术”的新时代……

  作为媒体,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关注小店这件事“向前一步”?

  很多小店店主本身就是“人人公益”的践行者,一间小店,既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他们传递善意的窗口;另一方面,小店店主的故事经过传播,能孕育出更多社会暖流。

  如何让这些善意汇聚成更大的力量?团队决定在文字记录的基础上,向前一步,用影像来表达。与阿里巴巴公益合作的媒体公益项目“小店写真”由此诞生。

  截至目前,“小店写真”已成功举办到第三季。3年,150张写真,150种努力的样子。小店店主们的面孔登上报纸,出现在网上,也走向人潮之中,被越来越多人看见。

  当年那个没有伞的孩子

  已经能给别人送伞了

  现场,潮新闻·钱江晚报小店团队还邀请了“小店写真”镜头里记录的三位主人公来到现场。

  85后女孩方婷婷连续多年为75岁以上老人免费拍照,帮他们留下时光的礼物。2022年,阿里公益为她颁发了特别奖,她转身把奖金捐出来,说“想为小店拍照片”,办一场展览。这份善意,成为“小店写真”的初心和起点。

  杭州八堡菜场杂货店老板刘洪海,四年间发布了上万条寻人视频。去年,刘洪海的故事登上了央视。“如今的我不是一个人了,上个月街道成立了一支服务队,我是队长,今后我们有一群人一起做公益了。”刘大哥现场分享了他的近况。

  2023年至今,脑瘫少年涛涛在街头卖爆米花的身影感动了很多人。如今的涛涛在杭州萧山永盛路地铁站有了一个爱心摊,并摆出了爱心雨伞供人免费取用。前几天下雨,涛涛冲出小摊,给地铁口出来没带伞的人送伞。

  “这个当年没有伞的男孩,现在已经可以为别人送伞了。”当涛涛妈妈现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们是“小店写真”镜头里的普通人,他们也是小微公益的受益人、传播者。

  “小店写真”项目

  被赞最高级的媒体公益

  “我是一个老媒体人了,小店写真团队的讲述却让我重新审视过往的观念。”王跃春在现场点评,传播到底是什么?一定得奔着10万+和热搜才叫传播吗?涛涛送出一把爱心雨伞是不是传播?刘洪海组建了一支志愿服务队是不是传播?方婷婷给老人拍出一张欢乐的照片是不是传播?爱的传递,是不是传播?唤醒善意并转化为行动,是不是传播?他表示,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传播,是潮新闻·钱江晚报作为“天天正能量”合作媒体贡献的首要价值。它们的影响力是润物无声,是深入最小社会单元的温暖力量。传播之外还有链接与赋能。在“小店写真”的案例中,潮新闻·钱江晚报联动杭州多个部门推出“小店帮”平台,就是一个经典的链接与赋能的案例。媒体通过提供服务迈出公益行动的关键一步。

  王跃春说:“从小店调查到小店写真,潮新闻·钱江晚报进行了议题设置和多次社会倡导,将小店生存的议题带上浙江省两会,推动社会关注与政策干预;在小店发现‘人人公益’的种子,唤醒邻里社区间的善意,打通公益脉络的‘最后一米’。我们说,这是最高级的媒体公益。”

  12岁的阿里“天天正能量”成为媒体公益的枢纽,正推动媒体角色由“放大器”向“连接器”和“孵化器”演进,全方位支持小微公益,向前一步。

  “天天正能量”项目负责人文娜在现场说:“‘天天正能量’走过了4450天,如果说前10年,我们看见的是凡人微光汇聚成星河,那么后10年我们要共建小微公益案例库,形成可检索可分析的实践知识图谱,让每一份善行都走得更持久,更有力。”活动最后,“天天正能量”携手合作媒体,共同点亮小微公益案例库平台共建计划。

  作为合作媒体之一,从生活点滴中发现温暖故事,潮新闻·钱江晚报彰显的媒体公益关键词是“人间烟火”。

  媒体的公益之路,我们还将继续走下去。